為鞏固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我省堅持“人民至上”理念,探索農村供水“規?;?、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的“四化”新路徑,選擇濮陽市和平頂山市兩個省轄市,清豐縣、南樂縣等21個縣(市)開展試點。省水利廳、濮陽市“探索供水四化新路徑,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作為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按照農村供水“四化”要求,編制了《河南省農村供水保障行動方案》,2020年啟動了第一批32個農村供水 “四化”試點縣,2021年又啟動了第二批18個縣,總投資約300億元。截至去年底,第一批試點縣已到位資金73.91億元,完成投資66.45億元,開工建設水廠41處,完成23處;第二批已經到位資金37.68億元,完成投資23.77億元,開工建設水廠18處,完成8處。濮陽市探索“全市規劃一張網、一體布局擴容提質、一個機制協調推進、一處水源覆蓋城鄉、一個標準服務群眾”“四化”新路徑,把南水北調水送進了千家萬戶,在整個市域實現農村供水“四化”全覆蓋。焦作市各縣(市)農村供水“四化”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安陽市內黃縣、滑縣年底前可實現全域通水。
農村供水“四化”工作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性工作,是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的民生工程,是綜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有效途徑。各地要學習借鑒濮陽等地的先進經驗,創新投融資模式,高質量推進農村供水“四化”工作,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一要加快試點縣工作進度。第一批32個試點縣今年要全部完成建設任務,第二批18個試點縣明年要全部完成建設任務,今年再啟動第三批10個縣的試點工作。到2025年,完成60個縣的試點任務,“四化”供水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60%以上。二要創新投融資機制。農村供水“四化”的關鍵是找到一個適合本地實際的投融資模式,既要能引來資金建得起,又要能長期運營維護好。濮陽等地在這方面已經創造出了成功經驗,各地要加強研究和探索,在政策許可范圍內運用PPP、BOT、EPC+O等模式,加強與國開行等銀行的合作,拓寬融資渠道,加快建設進度。三要強化水費收繳。建立健全農村供水收費機制,充分考慮農村居民的承受能力,按照“補償成本、公平負擔”的原則測算、制定合理水價,設定農民繳費水價上限,對于供水成本過高的地方財政要給予適當補貼。要采用市場化運作的辦法保證水費的收繳。四要守牢飲水安全底線。要樹立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對脫貧地區、脫貧人口、供水薄弱和易反復等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進行動態監測,做到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整改,確保不發生規模性飲水安全問題。
來源:河南省水利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