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橋原址拆除重建工程動工、青龍澗河沿岸臺階開始改造……農歷虎年新春伊始,三門峽市精心謀劃的重點民生工程——青龍澗河特色文化商業街區項目有序推進。該項目以“最能凸顯黃河支流生態修復成效的安全廊道,最能體驗天鵝城內山水詩意生活的人文水岸,最能吸引未來新業態新經濟聚集的服務軸帶”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執行,確保規劃落地實施。
青龍澗河穿越三門峽市區,與黃河交融,將市區包成一個“半島”。經過前期的改造和提升,青龍澗河沿岸已經形成了一條東西長10余公里、南北寬約200米的帶狀公園,形成貫穿東西城區的“綠色走廊”。但隨著城市發展,出現一些“穿城但不聚美、臨水但不親水、風貌混雜不協調、慢行交通不友好”等問題。
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發揮三門峽市文化生態優勢,打造中心城區核心區域景觀節點,三門峽市擬實施青龍澗河兩岸特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項目。“希望規劃盡早落實,讓青龍澗河成為市區一條美麗的飄帶。”“愿三門峽越來越美麗!”《關于青龍澗河兩岸特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方案征求意見的公示》在網絡上引起三門峽市民的廣泛關注,人們紛紛轉發微信、點贊留言。
《關于青龍澗河兩岸特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方案征求意見的公示》中顯示,規劃范圍為青龍澗河兩岸迎賓大道至省道249(約15公里),包含青龍澗河南岸(南至仰韶大道)、北至河堤北路及其北側街坊。其中,河堤北路迎賓大道至茅津路段為特色文化商業街區建設示范路段。總體結構布局為“一帶”“四區”“多節點”。“一帶”即“青龍澗河濱河景觀城市活力帶”;“四區”即“崤函風采展示區、特色風情體驗區、幸福綠岸樂享區、田園綠島樂活區”;“多節點”為以城市跨河橋梁為每段的主要節點,搭配人行過河天橋的次要節點,組合成一條精致的明珠水岸線。
“經過充分的醞釀、談論和征求意見,目前規劃已經完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提升改造規劃包含“治水護城、織綠暢游、塑景繪文、聚業賦能、智創運營”五個方面內容,主要從“優化道路斷面,完善交通體系”“突出文化引領,升級公共設施”“打造商業街區,推動經濟繁榮”“引入智能系統,強化市場運作”等方面來提高青龍澗河及其兩岸的空間活力。
今年1月18日,青龍澗河特色文化商業街區項目建設動員會召開,會議明確,成立三門峽市青龍澗河特色文化商業街區項目建設指揮部,指揮部下設“一辦三組”(辦公室,規劃編制組、綜合協調組和工程建設組),強力推進項目落實實施。
2月10日,九孔橋原址拆除重建工程動工,青龍澗河文博城段沿岸臺階進行改造……在項目建設方面,記者采訪獲悉,該項目整體按照“統一規劃、由點到面、分步實施、示范帶動”的原則,首先進行青龍澗河北岸甘棠路至六峰路段提升改造,其次進行青龍澗河北岸六峰路至上陽路提升改造,其余路段和青龍澗河南岸根據規劃設計方案統籌推進,確保按照統一規劃落實到底。
參與該項目的三門峽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已經按照要求高標準、高質量開展施工,在施工中盡量避免對市民造成影響,并且搶抓春季綠化提升的大好時節,按照時間節點,加緊發力推進,相信最終能夠將青龍澗河特色文化商業街區建設成為三門峽市民日常全天候最優質、最愿意去的公共休閑活動場所。”
來源:三門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