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2021年,全市年度授權專利量首次突破5000件,達到5040件,同比增長48.6%;發明專利授權量328件,同比增長50.5%;有效發明專利總量1321件,同比增長20.8%;商標有效注冊量45149件,同比增長31.8%。全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均實現了穩步提升。
近年,安陽市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市戰略,著力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的全生態鏈,持續提升知識產權綜合治理效能,持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協同協作,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新。隨著知識產權增幅再創新高,安陽市知識產權的創新創造活力更加強勁、動能更加持久。截至2021年年底,安陽市共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5個,地理標志商標6件。湯陰九頭仙艾制品公司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使用“湯陰北艾”地理標志專用標志。2021年11月26日,該公司參與制定的國家標準《清艾條》面向行業正式發布,并在全國實施。
為了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該局會同金融管理部門開辟新路徑,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以“知產”引“資產”,指導企業盤活無形資產,及時獲得銀行貸款支持,有效解決其因缺少不動產質押而出現的融資難題。去年安林生物、華陽電磁鐵等16家企業通過質押134件專利,成功辦理專利質押融資18筆,融資金額達2.27億元;貸款項目數量同比增長38.5%,貸款金額同比增長13.4%。
與此同時,安陽市建立了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和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執法與司法協作機制,成立了安陽知識產權仲裁中心、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委員會,持續開展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犯專利權、商標權、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權等違法行為,辦理了全省首起涉外商標侵權案。去年,安陽市各級行政機關共立案查處侵權假冒案件145件(不包括滑縣),涉案金額360余萬元,調處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和其他知識產權糾紛案件61件。
“2022年,我們將繼續攜手企業、高校、司法等單位構建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體系,為市場主體發展注入創新活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促進科負責人說。
來源:安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