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河南省衛健委主辦的河南省基層呼吸系統疾病早期篩查和干預能力提升項目師資培訓班在鄭州開班,來自全省各地的350多名醫務工作者將接受為期3天的理論培訓和為期一周的臨床實踐培訓。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病率、死亡率高,知曉率低,其中以慢阻肺為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國居民第三位死因疾病。“普通群眾、患者對常見呼吸系統疾病認知明顯不足,就醫時往往已是中晚期。加之目前從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工作的專業人員少,基層醫生對肺功能檢測技術掌握的意識和技能還不夠,診療設施缺乏等,造成疾病治療依從性差、群眾就醫負擔重。”省衛健委疾控處處長刁琳琪說。
基層呼吸系統疾病早期篩查干預能力提升項目是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工作的重點項目之一。據悉,該項目總投資達8500萬元,覆蓋我省17個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和10個省直管縣(市)6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所有疾控中心。“通過培訓,一方面要讓基層人員掌握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診療防治技能,另一方面要為基層醫療機構配備統一標準的肺功能檢測儀,搭建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呼吸系統疾病監測管理平臺,重點掌握40歲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相關危險因素的分布特點和變化趨勢。”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河南省還將建立省、市、縣三級慢阻肺防治中心,構建防治管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推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適宜技術,開展防治工作規范化培訓、戒煙宣教能力再教育,進一步加強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人才隊伍建設。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包括常年吸煙人群、反復呼吸道感染者、從事與粉塵接觸工作的人以及長期生活在室內污染比較嚴重的人群等。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二科副主任劉紅說:“肺功能檢查是慢阻肺、哮喘等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也是評價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嚴重程度、干預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建議40歲以上高危人群應該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盡早發現問題,做到早篩、早診、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