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1日23時,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實時物流訂單量突破22.5億單,約等于2010年全年中國快遞量的總和。中國強勁內需帶動了數字經濟的新里程。
超2715億!11月12日凌晨,“2020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落下帷幕,累計下單金額創下新紀錄。與此同時,京東物流發布雙11超級戰報,全國200城實現分鐘達,93%的京東自營訂單以及92%的區縣和83%的鄉鎮實現24小時達,“鄭州亞一”等30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幫助京東物流從容應對億級訂單。
天貓物流訂單量增長近9000倍
據了解,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從26萬起步,到22.5億單已經增長近9000倍。
快遞增長背后,是商業和消費的強勁復蘇。今年雙11作為疫情之后全球最大的消費季,商家有更強的期待。快速攀高的物流訂單量如期而至,展示出了中國內需市場的信心,和全球商業涌向中國市場的強勁動能。
22.5億物流訂單相當于整個歐洲地區兩個多月的包裹量,也是全球第三大包裹國家日本3個多月的包裹量。
天貓雙11物流訂單曲線高揚,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剪影。22.5億物流訂單涉及全球25萬品牌、500萬線上線下商家、100多個產業帶、8億消費者。在疫情中踩了一腳“剎車”的全球商業,都趁著雙11加速回血。
通過3000多家物流公司,20多萬輛物流車和20多萬個物流站點高效應對,11月1日“搶先購”的包裹,送達時間普遍比去年加快一天以上。歐洲、中東多地海關為雙11加班,進口1000萬包裹的清關時間比去年又加快2個多小時。
22.5億物流訂單更是中國物流業數字化升級的新起點。中國民營快遞成立于1993年,自2006年起隨著電商興起迎來業務量“起飛”,2013年起與菜鳥一起從傳統物流向智慧物流轉型。
京東物流開放業務單量增102%
全面開放的京東物流為實體經濟持續帶來價值增量,雙11期間,京東物流開放業務單量同比增長102%,個人快遞單量增長164%,農特產品業務量環比6·18增長近5倍,以智能供應鏈鏈接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打造產業、行業、商家共享消費紅利的數字化新驅動。
10月28日,京東物流升級啟用鄭州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今年雙11期間,河南省內全境可實現今天下單,次日送到。鄭州、開封、焦作等16個核心城市可享受‘上午11點前下單,當天收貨;晚上11點前下單,次日15點前收貨’的極速網購收貨體驗。”“鄭州亞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肖雅文 趙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