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記者從鄭州地鐵運營分公司了解到,隨著鄭州地鐵2號線南四環站至關虎屯站區間最后一公里接觸網與軌道設備動態檢測作業的結束,今年鄭州地鐵網軌檢測專業已累計完成1000余公里的接觸網、軌道等設備的“診斷”任務。
網軌檢測作業為雙月檢項目,今年鄭州地鐵已完成5次網軌設備動態檢測作業。接觸網是地鐵的動力來源,軌道是地鐵的行駛軌跡,接觸網和軌道設備對地鐵運行至關重要,堪稱地鐵的“生命線”。網軌檢測專業主要使用網軌檢測車對接觸網、軌道狀態進行動態檢測,然后通過大數據綜合分析,迅速精準找出設備缺陷位置,指導相關專業進行問題整改,確保地鐵安全運行。
網軌檢測車搭載接觸網、軌道、限界巡檢裝置,通過運用接觸式和非接觸式相結合的檢測技術、車體振動補償技術、光纖數據傳輸技術、數據融合與挖掘等技術實現對線路的全方位檢測。作業過程中,網軌檢測工作人員全程集中精力,緊盯設備屏幕波形圖狀態,認真核對每一處超限數據。作業結束后,專業技術人員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并與往期數據進行環比分析,鉆研不同時間不同因素下的數據差別,提前發現異常,制定防范措施,預防惡性弓網、輪軌故障的發生。
從2018年開始,鄭州地鐵網軌檢測專業不斷探索“智慧地鐵”新方案,通過對比分析各種因素下接觸網的數據差別,搭建出剛性接觸網質量指數(CQI)評價體系,擺脫了由“點”出發的評判局限,填補了軌道交通行業對剛性接觸網設備區段狀態評判的空白。該項目在第四屆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交流大會中榮獲技術類成果“一等獎”,在第二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基礎研究類“優勝項目獎”和“成功轉化獎”。該項目為改善地鐵弓網關系、輪軌關系提供了鄭州地鐵方案,制定了防范措施,有效指導了接觸網、軌道專業維修維保,實現設備安全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記者 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