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召開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建設新聞通氣,會上通報說,鄭州市正在建設的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已經開始試運行,“鄭好辦”APP也上線了智慧停車功能。諸如停車誘導、無感支付等等眾多新的模式,讓很多市民都充滿期待。
那么,智慧停車到底是個啥東西?它能給鄭州市民帶來哪些實惠?目前還面臨哪些問題?市民怎樣才能玩得轉?在使用過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智慧停車,到底是個啥東西?
其實早在2019年,管城區就已經率先開展了智慧停車試點試點。在管城區的二里崗南街,智慧停車模式已經運行一年多了,不少市民都提前“嘗過鮮”了。
那么,智慧停車到底是個啥東西呢?管城區城管局停管中心主任杜國超向記者介紹說,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天眼設備、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平臺、AI藍色大腦和停車APP。
天眼設備,就是高位視頻設備,安裝在停車位的上方,可以智能識別車輛車牌,停入、駛出狀態等,實現自動計時和全場景、全時段攝錄,并將相關信息傳輸到管理平臺,由AI藍色大腦提供人工智能算法服務,車主可通過手機上的鄭好辦App,來享受停車場一鍵導航、余位實時查詢、線上繳費等服務。
記者打開鄭好辦APP看到,在首頁就有智慧停車板塊。進入板塊后,頁面上會呈現一張局部地圖,顯示記者所在位置附近有哪些停車場、場內共有多少車位、當前剩余車位數等,并提供一鍵導航功能。
車主要使用智慧停車,需要在鄭好辦APP內綁定車牌號。在泊車完成,駛離停車位時,車主手機上收到一條“鄭州政務信息平臺”發送的短信,顯示該車輛停車信息和收費內容,車主可以向現場通過停車管理員的PDA設備繳費,也可以自行通過鄭好辦APP繳費。而且,通過鄭好辦APP繳費無需現場繳納,可以先離開,再繳費。
而在管城區數字化指揮中心,一塊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不僅能實時顯示區域內各家停車場的車位情況,還能通過高位視頻設備,實時查看每一輛車的停車動態。輸入車牌號后,這輛車的全部停車記錄都一覽無余。
鄭州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賈中介紹說,建設智慧停車管理平臺,目的是實現全市停車資源的整合、共享及調度,形成全市“停車資源一張圖”,為市民提供余位查詢、停車誘導、無感支付、先離場后付費、違章停車柔性執法等溫馨便捷的停車服務,從而起到緩解停車難,根治亂收費、減少亂停放的效果。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在后續的停車場日常管理及規劃建設中,有針對性地給出解決方案,科學決策,促進城市停車難,停車亂問題解決。
智慧停車,能給市民帶來啥實惠?
對普通市民來說,大家更關注的是:花費了諸多金錢物力建設的智慧停車平臺,能給普通市民帶來哪些好處呢?
第一個好處,就是停車位實施查詢和停車誘導功能?,F在很多手機導航軟件都有停車場推薦功能,但是并不能實時顯示車位情況。通過鄭好辦APP的智慧停車服務,可以實時獲知停車場的余位信息。
第二個好處是便捷。通過鄭好辦APP,可以先離場后付費,無需在停車場道閘口現場等待繳費,節約時間。
第三個好處,是可以杜絕亂收費現象。此前,在鄭州市區內不少熱門區域,特別是醫院周邊,停車亂收費現象屢禁不止。在智慧停車管理平臺運行之后,人為亂收費的現象也就不存在了。
第四個好處,是節省人力。通過高位視頻自動識別和鄭好辦APP自動繳費,整套流程車主都可自助完成,原來的停車管理員將被取代。以二里崗南街為例,原本66個路邊停車位需要2-3名收費員進行管理,在實現智慧停車后,只需一位管理員負責停車安全等工作即可。(注:現階段,很多路段的高位視頻設備還沒配備齊全,仍需要停車管理員通過手持PDA設備進行停車管理。)
智慧停車,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鄭州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于2019年10月份全面啟動。經過了平臺研發建設期和數據接入期兩個階段只有,從2020年9月30日開始至11月中旬,是平臺的試運行期,重點是問題收集和功能完善;從2020年11月中旬開始,平臺將轉入全面運行期。
鄭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鄭州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最終要實現對路側停車位、經營性停車場、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和住宅區停車位的全部接入。目前對平臺建設造成關鍵影響的是經營性停車場的接入問題。
目前,鄭州市共有30000多個路側停車位,已經全部接入。這其中有大約60%,也就是20000多個會應用高位視頻技術,大約需要2000臺高位視頻設備,到明年6月份會全部到位。
全市1100多家經營性停車場,目前有大約700家已經接入,還有約400家仍未接入。今年9月27日,市城管局對20家拒不接入的大型停車場責任人進行了約談。各區(管委會)城市管理部門也根據《鄭州市停車場建設管理條例》對約談后仍拒不接入停車場進行了調查取證。二七區、中原區先后于10月10日和14日對鄭大一附院停車場、中原萬達地下停車場進行了聯合執法,并下達了行政處罰通知書。
截至目前,上述兩項內容共計提供了約20萬個泊位。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及居民小區停車場的接入工作將在后期逐步進行。
此外,智慧停車的“無感支付”功能、“一碼付”功能和“柔性執法”功能等一系列功能,還在緊張建設當中,后續將逐步面向市民開放。
(注:柔性執法功能,是指在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和交警部門的管理平臺實現對接后,通過高位視頻設備,發現車輛有違法停車或其他違法行為時,會先通過手機短信提醒車主,而不是直接進行處罰。)
智慧停車,這些問題一定要注意:
在鄭州市最先開始智慧停車試點的管城區,智慧停車運行一年多來,停管人員就發現了不少車主容易忽視問題,在智慧停車平臺全面運行之前,需要提醒廣大車主注意和避免。
1.離場后忘記繳費。
智慧停車場景下,無需現場繳費,有不少車主在離場后,會有意或者無意地忘記繳費。記者在管城區數字化指揮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管城區已經有累計1.34萬筆停車費未繳納,累計欠費金額達到12.28萬元。
如果車主一直不繳費該怎么辦?鄭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平臺會發短信提醒車主,包括車主在下次停車時,也會有欠費記錄的提醒。如果車主仍不繳納,今后將會采取收滯納金、記入個人信用系統等措施。如果因為幾塊錢的停車費而被記入征信,就得不償失了。
2.綁定他人車牌
車主使用鄭好辦APP,在綁定車牌時,一定要綁定自己的車牌,如果綁定了他人車牌,而對方又存在欠費的話,會出現無法解綁的情況,影響車主自己的使用。如果確實出現了綁定錯誤無法解綁的情況,需要聯系客服進行解綁。
3.注意辨別真假
目前,路側停車泊位收費方式包括三種:一是管理員使用PDA掃描車主支付碼;二是車主使用掃描自助繳費小票上的二維碼進行繳費;三是車主可使用鄭好辦APP智慧停車板塊停車繳費功能查詢訂單進行繳費。除以上三種繳費方式外,其他任何繳費方式均為違規。(記者 丁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