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之交通扶貧專場了解到,截至2019年6月,全省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100%,所有易地搬遷安置區均實現至少有一條通暢的對外出口路,提前一年半實現“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支持每個易地搬遷安置區(點)建成一條暢通的對外出口路”的交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河南在提前完成建制村“兩通”兜底任務基礎上,將目標向品質提升和自然村延伸,大力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和鄉村客運“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2019年以來,累計新增2.7萬個自然村通硬化路,自然村通硬化路率由2015年底的55%提高至目前的87%。75個縣(市、區)達到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水平,示范縣比例達到47%。
交通扶貧是貧困地區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的關鍵。近年來,省交通運輸廳聚焦脫貧攻堅重點難點,始終堅持扶貧項目優先安排、資金優先保障、工作優先對接、措施優先落實,全省交通運輸建設項目重點向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傾斜。
截至2020年8月底,5年來,全省貧困地區公路、水路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415.4億元,其中,高速公路694.8億元,干線公路264億元,農村公路376.3億元,內河水運64.3億元,運輸場站16億元。全省貧困地區新改建農村公路38831公里,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8681公里,改造危橋1.3萬延米;新改建干線公路1896公里;新增、調整貧困地區農村客運班線964條,新增農村客運車輛1691輛。貧困地區“外聯內通、通村暢鄉、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形成,為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條條致富路通到大山深處、修到了鄉親們的家門口,也讓鄉村因路而興、因路更美,為老鄉們鋪就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5年來,全省貧困地區累計打造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等“特色致富路”2564公里,增強了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極大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成功創建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10個,數量居全國第一。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強表示,下一步,全省將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載體,進一步改善全省人民出行條件,緊盯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兜底性任務,繼續加大對已脫貧縣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指導力度,聚焦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和52個未脫貧村,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鄭報全媒體記者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