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打造形成支撐帶動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日前,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2021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和重大項目》(以下簡稱《工作要點》),明確提出7個要點、23項具體任務和168個重大項目。
支持鄭州、開封探索建設同城化示范區
一直以來,鄭州、開封在區位上唇齒相依,鄭開同城化該往什么方向繼續發力備受兩地人民的關注。
《工作要點》明確,將啟動編制鄭開同城化發展規劃和同城化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明確同城化發展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格局和重點任務,創新鄭開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支持鄭州、開封探索建設同城化示范區。
研究制定支持鄭開同城化發展的政策措施,聚焦改革集成、資金投入、項目安排、資源配置等方面,加快形成政策合力,率先探索從區域項目協同走向區域同城化制度創新。
制定出臺推進鄭開同城化發展的工作機制,細化鄭開同城化發展工作舉措,壓實鄭開兩市主體責任,探索建立經濟權和行政權適度分離的合作共治模式。同時,啟動編制鄭開科創走廊發展規劃,創新鄭開科創走廊發展體制機制,出臺支持鄭開科創走廊發展的政策措施。
360億!共建互聯互通的都市圈
根據《工作要點》,我省力爭全年完投資360億元,高效推動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共建互聯互通的都市圈。
打造軌道上的鄭州都市圈,建成鄭濟高鐵鄭州至濮陽段、鄭州南站主體工程,開工建設鄭州樞紐小李莊車站及外繞線工程。暢通都市圈高速公路網,加快蘭原高速封丘至原陽段、許昌至信陽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鄭州至洛陽高速公路等,力爭全年完成投資60億元。
構建便捷完善的都市圈城際快速網,推進開港大道(S317)鄭州段、鄭開科學大道開封段建設,啟動建設G107東移改建開封段等工程;加快都市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鄭州都市圈5G網絡建設,加快中國移動(河南)數據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構建都市圈現代化水網體系,加快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小浪底南岸灌區工程等項目。
“1+3” 重點產業廊道創新升級
《工作要點》提出,共建產業協同的都市圈,要有序推動重點產業廊道創新升級,即鄭開科創走廊,開港許、鄭新、鄭焦三個產業帶,也就是“1+3”。
高標準建設鄭開科創走廊,加快中原科技城建設,組建河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快推進高水平創新平臺謀劃建設,爭創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統籌推進開港許產業帶規劃建設,加快開封綜合保稅區等項目建設。
提質推進鄭新產業帶規劃建設,高標準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推進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等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創新平臺建設。提速推進鄭焦產業帶規劃建設,高標準推動阿里云創新中心焦作基地等創新平臺建設,爭創國家氟基新材料創新中心。
打造“信用免押金都市圈”
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協同保護和治理,共建綠色魅力的都市圈。強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鄭州、開封、新鄉、焦作沿黃復合型生態廊道,協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高水平建設開放平臺和營商環境,協同推進高水平開放平臺建設,引導都市圈企業攜手“走出去”。推進信用一體化建設,打造“信用免押金都市圈”,推動各縣(市、區)爭創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縣(市、區),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信用聯合獎懲、信用服務市場培育等方面合作共建。
試行都市圈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
都市圈的建設,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我省將打破空間限制,探索建立都市圈內標準統一互認機制,試行都市圈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制度,推動都市圈五市率先建立“全豫通辦”業務支撐體系,實現不動產登記業務異地可辦,提高都市圈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理”、民生事項“一證通辦”覆蓋面。
此外,我省還將加強都市圈優質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協作聯動,推進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相互開放,支持高等院校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提速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優先推動鄭州高端醫療衛生資源向其他四市中心城區和都市圈新興增長中心布局。
打造都市圈區域文化旅游品牌,啟動鄭州都市圈旅游年卡(票)發行工作,推動五市重點景區向都市圈城市實施優惠政策。持續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水平,加快開展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工作,支持鄭州、開封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建設,實施許昌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一期)項目,率先在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領域形成一批應用典型示范。
試行都市圈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關于鄭州都市圈一體化建設的交通網絡、產業協調發展、生態網絡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總投資7502億元的168個重大項目也將逐一落地。記者 馮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