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記者了解到,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依法保障殯葬設施用地,鄉鎮級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積不少于50畝、縣級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積不少于100畝、市級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積不少于200畝。按照計劃,我省今年集中力量推進殯葬設施建設,大力加強公益性公墓建設,確保年底前實現公益性公墓市、縣、鄉全覆蓋。
通知要求,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堅持規劃先行,全力保障殯葬設施建設規劃用地空間。各級民政部門要按照要求研究提出殯儀館、骨灰堂、公墓等殯葬設施的數量和布局規劃,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要科學引導殯葬設施建設合理選址,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預留殯葬設施建設用地空間。殯葬設施建設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不得選址建設。
通知指出,要強化供給保障,全力滿足殯葬設施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切實加強公益性公墓等殯葬設施用地保障,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用地按照公益性事業用地劃撥,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設用地可依法使用農村集體組織所有土地,可以從集體土地中按照農村公益性用地調劑解決,也可以利用原有集體存量用地進行改造。農村公益性安葬設施的土地性質和用途不得改變。
各地在年度用地計劃中,要統籌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設用地,充分考慮殯葬服務機構和設施的用地結構和布局,安排時予以傾斜。殯葬設施確需新增建設用地的,支持在省下達市、縣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在用地取得、供地方式、土地價格等方面加快形成節約集約用地的激勵機制。在自然資源部下達年度用地計劃前,允許市、縣提前預支使用計劃,確保殯葬項目及時落地。要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對納入重點項目清單的,在批準用地時直接配置計劃指標。
通知強調,殯葬設施不得違規擅自興建,不得在“三沿兩區”建設,不得占用基本農田,公墓項目不得占用或變相占用耕地。
在建設用地審批方面,通知指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審批效率,把符合條件的殯葬項目納入建設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單獨組卷,單獨報批,即時受理,限時辦結。積極推進建設用地審查報批提速工程,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構建“多審合一、多證合一”的審查機制,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搭建“互聯網+審批”一網通辦智能審查報批系統,全面采用人工智能審查技術,全天候24小時網上遠程受理審查,做到項目快報快批,推動殯葬項目盡早落地。
據悉,近年來,我省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全面鋪開,惠民殯葬政策實現全覆蓋,火化率大幅提升,文明殯葬新風正在逐步形成,殯葬改革工作受到民政部的肯定。
今年,我省各級民政部門將采取積極有力措施,持續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穩步提升火化率,著力解決省轄市之間、省轄市內部不平衡,落后縣(市)原地踏步等問題。此外,著力補齊殯儀館建設短板,對殯儀館建設嚴重滯后的地方將啟動問責程序。記者 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