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河南省要基本建成森林河南。
今后五年怎么干?
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啥打算?
今年國土綠化重點有哪些?
2月9日召開的2021年全省林業工作會議,圍繞建設生態強省目標,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和森林河南建設做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十三五”期間,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強力推進。特別是2018年省委、省政府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3年來,共完成新造林1067萬畝,森林撫育1357萬畝。目前,全省森林覆蓋率達25.07%。
河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十四五”時期,基本建成森林河南;到2035年,實現包括生態強省在內的“四個強省、一個高地、一個家園”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遠景目標。
今后五年,河南省要構建大河大山大平原生態格局,
構建林業“一軸兩區三群四帶多支點”的總體布局。
“一軸”丨
為黃河流域林業高質量發展軸;
“兩區”丨
為平原生態建設區、山區生態屏障建設區;
“三群”丨
為林業產業集群、自然保護地群、森林城市森林小鎮森林鄉村五級創森群;“四帶”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及干渠沿線生態保育帶、隋唐大運河林業生態保育帶、淮源及沿淮林業生態保育帶、明清黃河故道生態保育帶;
“多支點”丨
為國儲林示范區建設,綠色廊道網絡建設,國有林場國有苗圃質量精準提升示范建設,名、優、特、新、稀經濟林、花卉、草業示范區建設等支點。
今后五年,
力爭完成造林754.79萬畝,
森林撫育1920.44萬畝,
退化林修復267.51萬畝。
森林覆蓋率達到26.09%,
森林蓄積量2.23億立方米。
省轄市國家森林城市全部建成,
省級森林城市達到76個,
省級森林特色小鎮達到52個,
新建國家級、省級森林鄉村5000個,
沿黃森林特色小鎮250個、
森林鄉村1500個。
省林業局局長原永勝表示,“十四五”期間,將統籌好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統籌好提速與提質,通過借勢借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崛起、鄉村振興、大運河生態帶建設等重大戰略,提高造林計劃精準性,挖掘用好“六塊地”,推動林業發展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為構建大河大山大平原生態格局和生態強省建設作出林業貢獻。
率先實現鄭汴洛段沿黃生態廊道全線貫通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生態強省的起步之年。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我省將開啟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加速度。
去年,鄭州、開封、三門峽等5個沿黃生態廊道示范段啟動建設。如今,數百公里的綠色長廊沿黃河蜿蜒,綠色廊道、生態廊道、安全廊道、人文廊道、幸福廊道雛形初現。
會議指出,2021年,將發揮示范段工程的樣板帶動作用,全面推進沿黃生態廊道綠化建設,開展集中攻堅,建設沿黃生態廊道3.66萬畝,爭取今春大頭落地,率先實現鄭汴洛段全線貫通,帶動沿黃生態廊道初步形成,打造山水河林路一體、全景貫通的生態長廊,努力走在黃河流域前列。完善五級“創森”體系,爭取開封市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在沿黃干流8市新建森林特色小鎮50個、森林鄉村示范村300個。山區是今年國土綠化的主戰場(小標題)經過林業生態省和森林河南建設,特別是三年國土綠化提速行動,易于造林的區域基本得到綠化。今年,全省計劃安排造林249萬畝,其中,山區生態林造林任務161.4萬畝,占65%。
山區是主戰場,困難地是重頭戲。2021年,我省將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為重點,封山育林、飛播造林、人工造林一起上,加大山區造林力度,推動山區“增綠”,增強生態屏障功能,帶動森林河南建設。
群眾在網上將實現義務植樹盡責
根據《河南省義務植樹條例》,男18歲到60歲,女18歲到55歲,除喪失勞動能力者外,都有每年植樹3~5棵的法定責任。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我省將建設具有河南特色的“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平臺,組織和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全民義務植樹和國土綠化事業。屆時,群眾通過網絡,可實現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愿服務、其他等8種義務植樹盡責形式。
同時,2021年,各地都要建成1處線下義務植樹基地。記者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