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2020年適逢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河南逆勢交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全年生產總值達54997.07億元,接近5.5萬億元,從2004年起連續17年穩居全國第5位。
事實上,這份成績單由18張答卷組合而成,那么,過去一年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的發展情況如何?
【看總量】
6個省轄市跨過3000億大關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統計梳理發現,2020年,鄭州、洛陽、南陽、許昌、周口、新鄉6個省轄市的GDP均超過3000億元。按照河南省剛剛印發的《河南省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滿足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當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的城市才能申報建設地鐵。
其中,鄭州市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首次突破1.2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7%,形成了經濟迅速恢復、穩中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鄭州進入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20強。
“鄭龍頭”的區域帶動作用不僅體現在GDP大幅領先上,數據顯示,鄭州新建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137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7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8.2件。與“十三五”初期相比,鄭州高新技術企業增長5.3倍、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9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65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超過2%。
洛陽市2020年GDP達到5128.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0%,比前三季度回升1.4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7和1.7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洛陽市呈現出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去年,全市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8.8%,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0%,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35.3和9.5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全省GDP總量突破2000億元的省轄市達到了13個,商丘、駐馬店、信陽、平頂山緊跟上述6地,躋身前10。其中,商丘市GDP為2925.33億元,距3000億大關只差臨門一腳。
據商丘市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商丘共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45647戶,同比增長19.46%,數量首次超過洛陽,居全省第3位,黃淮四市第1位,凸顯了市場主體活力。
【看增速】
9個省轄市GDP增速超3%
2020年宏觀環境復雜,盡管如此,不少省轄市仍然取得正增長。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統計梳理發現,駐馬店市GDP以3.6%的增速引領全省,濟源、安陽緊隨其后。
前不久,駐馬店市公布407個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項目,總投資3101.4億元,其中,生態環境項目共計131個,總投資834.23億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計276個,總投資2267.2億元。
濟源市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濟源生產總值完成703.16億元,以不變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濮陽市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1649.99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0.02億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583.25億元,同比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826.72億元,同比增長1.8%。
按可比價格計算,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2.3%。據此比較,河南共10個省轄市增速跑贏全國水平。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焦作和商丘是僅有的兩個GDP負增長的省轄市。
【看細分】
工業增加值各具特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普降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同步從濟源市統計局官網上獲取了河南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多項細分年度數據,其中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工業用電量、固定資產投資等。
從工業增加值來看,鄭州以6.1%的增速領銜,新鄉和濟源以5.9%和5.1%分列第2、第3位,安陽、平頂山、駐馬店排在第4至第6位,焦作、商丘、漯河則出現了負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各省轄市工業增加值整體表現與工業用電量并未呈現出緊密的正相關趨勢。如鄭州市雖然工業增加值位居首位,但其累計工業用電量為195.14千瓦時,并不靠前,這或與城市產業轉型不無關系。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指企業(單位)通過交易售給個人、社會集團,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以及提供餐飲服務所取得的收入金額,這一數據往往能反映出區域消費水平。
數據顯示,受疫情對消費的影響,2020年河南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2502.8億元,整體下滑4.1%,其中周口、駐馬店、濟源、新鄉、洛陽等地情況好于這一平均水平,焦作、安陽、商丘、鄭州等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滑幅度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變化情況。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
從這一維度來看,2020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了4.3%。其中駐馬店以6.5%領銜,新鄉、安陽、鶴壁、商丘等地緊隨其后。就房地產投資總額而言,濟源以53.4%的增速拔得頭籌,洛陽、安陽則分別以22.2%、16.4%分列其后。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河南省進出口總值較去年增長了16.4%,其中濟源以59.9%的增速領銜,鶴壁以27.2%的增速位列第二,駐馬店、洛陽、商丘等地緊隨其后。
【看目標】
多個省轄市2021年GDP增長目標超7%
前不久河南省披露的2021年GDP增長目標為7%以上,不少省轄市在發布年度成績單的同時,也會同步定下2021年的發展目標。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今年鄭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三門峽市提出的2021年主要發展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以上。
平頂山市提出2021年GDP增長7.5%左右,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以上,固定投資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
周口市提出2021年GDP增長7.5%以上,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5%左右,固定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糧食產量保持在180億斤以上。
許昌市則在2035年遠景目標中提出,未來五年許昌計劃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總量突破5000億元,穩居全省第一方陣。鄭許一體化縱深推進,六大對接取得明顯成效。經濟結構更加優化,新興產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傳統產業“三化”水平顯著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梯次型現代工業體系基本形成,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記者 賈永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