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中旬,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業績也逐步披露。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當前,A股上市券商及券商概念股中已有11家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快報,相關機構在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國聯民生證券、華西證券的漲幅更超1000%。整體來看,多數機構的業績增長源自自營、財富管理等核心業務的收入提升。展望下半年券商業績,有觀點認為,有望繼續保持向上趨勢,但需關注市場波動和政策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
11家券商歸母凈利潤齊增
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披露中。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A股上市券商及券商概念股中已有11家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快報,整體來看,相關券商的歸母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其中,國信證券暫時領先,歸母凈利潤預計為47.8億—55.3億元,同比增長52%—76%。另外,當前歸母凈利潤預計超10億元的還有長城證券、國聯民生證券、國金證券、華安證券,分別約為13.35億—14.07億元、11.29億元、10.92億—11.37億元、10.35億元。
紅塔證券、華西證券則緊隨其后,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分別預計為6.51億—6.96億元、4.45億—5.75億元。同期,財達證券、哈投股份、華林證券、國盛金控預計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63億—4.04億元、3.8億元、2.7億—3.5億元、1.5億—2.2億元。
從增幅來看,共有6家機構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預計翻倍。其中,國聯民生證券預計同比增長1183%左右,華西證券的歸母凈利潤預計同比大幅增長約1025.19%—1353.9%。華林證券、國金證券、哈投股份、國盛金控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則分別達118.98%—183.86%、140%—150%、233.1%、236.85%—394.05%。
除A股上市券商外,港股方面的國泰君安國際也在近日披露正面盈利預告,上半年凈利潤預計為5.15億—5.95億港元,同比增幅達161%—202%。公告指出,該預期增長主要由于集團財富管理、企業融資、資產管理及交易及投資等核心業務收入大幅上升。
同樣地,上述A股上市券商及券商股的增長也來源于多項核心業務的收入增長,既有機構的自營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收入提升,也有個別機構的經紀業務、投行業務收入有所增長。例如,當前業績暫時領先的國信證券就在業績預告中指出,上半年,公司自營投資業務收入及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等主要業務收入相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從而實現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同時,長城證券、國金證券等機構的財富管理業務、自營投資業務在上半年也同比增長,并帶動業績增長。此外,由自營業務收入增長帶動業績增長的還有紅塔證券。財達證券、哈投股份的業績增長主要源于證券經紀等業務的收入同比增加。國聯民生證券、華林證券的增長則源于公司財富管理等業務條線實現顯著增長,帶動經營業績同比大幅提升。
下半年業績有望保持向上趨勢
受益于業績預喜和大盤整體向上的趨勢,近日,券商股作為“牛市旗手”也明顯上漲。交易行情數據顯示,截至7月11日收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單日漲2.42%,報收837.56點,49只成份股悉數收漲。其中,中銀證券、中原證券漲停。若拉長至6月以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已累計上漲13.16%。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為,券商屬于強周期行業,因此,在順周期市場環境下,券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收入得到大幅增長,業績也得到有效釋放。同時,在市場行情回暖的背景下,券商財富管理業務、投行業務情況也開始回暖。下半年,可以關注券商改革紅利釋放和并購重組預期。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也提到,上半年,A股市場呈現震蕩上行態勢,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交投活躍度也持續攀升,推動了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的增長。同時,在上半年,多家券商通過優化資產配置、推進非方向化轉型等措施,實現了自營業務收入的大幅增長。
展望下半年,柏文喜認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相關舉措將支撐市場交投保持活躍,為券商的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提供持續支撐,有利于券商板塊業績和估值持續修復。證券公司的業績有望繼續保持向上趨勢,但需關注市場波動和政策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記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