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將持續推動醫藥工業提質增效,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引領,提升關鍵技術與裝備生產制造水平,擴大高端產品和優質產品供給,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推進醫療裝備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融合發展,培育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移動醫療等新模式新業態。
● 本報記者 傅蘇穎
創新生態持續完善
何亞瓊介紹,近年來,工信部加強規劃引領、政策指引,與各方協同配合、多措并舉,推動醫藥工業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取得積極成效。“十四五”以來,我國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為9.3%,利潤總額年均增速為11.3%,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我國是世界醫藥工業大國,產業鏈完整,醫藥產品品種數量、生產能力位居全球前列?,F有國產藥品批準文號15.5萬個,醫療器械備案和注冊證24.5萬張。”何亞瓊稱,近年來,各方緊密協同,推動我國醫藥工業一批龍頭企業規模壯大、產業集聚程度進一步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水平提升。
行業創新水平顯著提高,創新體系持續健全,創新生態持續完善。何亞瓊介紹,“十四五”以來,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超20%,基礎研究取得原創性突破。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大規模細胞培養和純化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供應保障能力明顯增強。何亞瓊介紹,我國已成為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產能產量最大的國家,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藥物、相關中成藥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傳統中藥在阻止疫情擴散、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方面作出巨大貢獻。持續加強易短缺藥品監測,支持引導企業研發生產小品種藥、兒童藥、罕見病藥品種,群眾用藥可及性進一步提高。修訂印發《國家醫藥儲備管理辦法》,醫藥儲備體系不斷完善。
在國際開放合作方面,何亞瓊稱,我國制藥企業開展全球研發藥品增多,多個創新藥在發達國家獲批上市,對外授權品種數量大幅增加。高端醫療器械和化學制劑、生物藥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額占比提高,一批中成藥產品獲海外上市批準。
據介紹,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將于11月17日舉辦開幕式和主論壇;11月18日至11月19日將舉辦16場系列專題會議,重點圍繞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提高供應保障水平、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等主題開展研討。
“全球醫藥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加快重塑,我國醫藥工業發展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何亞瓊表示,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將以“匯聚發展力量 筑牢健康基石”為主題,全面展示我國醫藥工業在化學藥、中藥、生物藥、醫療器械制造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和綜合能力,打造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推動中國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建設高水平醫藥制造集群
“近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產業基礎更加堅實,發展動力愈發強勁,在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取得了一批新突破。”何亞瓊稱,下一步,工信部將以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不斷提高供給質量。
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把握全球生物技術加速迭代的新趨勢,大力推進創新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力爭在重點新興領域實現突破。打造跨領域、大協作、快速迭代的醫藥產業鏈協同創新制造平臺,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新型生物藥、高端制劑生產,中藥全過程質量控制,醫療器械工程化等產業化技術水平。
同時,聚焦強鏈補鏈,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支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等聯合組建醫藥產業鏈研究院,組織開展產業鏈研究監測和協同攻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強化資源要素支撐,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協作,開展協同攻關和集成驗證。強化“原料藥+制劑”一體化發展優勢,提升原料藥、高端制劑等優勢領域大規模生產制造能力。加快中藥全產業鏈追溯體系建設,全面提高中藥產品質量整體控制能力。
何亞瓊稱,工信部將深化轉型升級,持續推動醫藥工業提質增效。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引領,提升關鍵技術與裝備生產制造水平,擴大高端產品和優質產品供給,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推進醫療裝備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融合發展,培育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移動醫療等新模式新業態。完善醫藥工業綠色生產標準體系和評價機制,推廣應用合成生物學等先進技術。
在強化產業協同,全力打造開放共贏良好生態方面,何亞瓊稱,工信局將著力培育世界一流醫藥工業企業,不斷提升龍頭企業行業引領力、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支持創新能力突出、質量效益好的醫藥工業中小企業發展,打造一批在細分行業領先的專精特新企業。支持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和區域先行先試,完善配套政策,積極對接國際創新資源,建設高水平醫藥制造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