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江丹瑜)流汗、刺傷、破皮……盡管四肢酸痛,學生們卻不叫苦,臉上洋溢著喜悅與自豪。這是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班溪小學今年“豐收節”中出現的一幕場景。
“豐收節”是該校的傳統項目,和以往不同,本次“豐收節”除安排采收活動外,學校還根據不同年齡層設計了“刺叢取栗”“葵中扒籽”“徒手量重”三項挑戰活動,更好地引導學生貼近農耕生活,享受勞動的快樂。
一二年級的“葵中扒籽”是讓學生面對多數量的葵花籽耐心地完成任務;三四年級的“刺叢取栗”主要考驗學生通過團體智慧的力量,剝開刺球,取出板栗;五六年級“徒手量重”旨在通過對事先準備好的不同重量的瓶裝礦泉水進行初步感受,然后對照裁判給出的斤數對冬瓜、南瓜、番薯等的重量進行估測。三項活動根據學生小組合作的成果,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干組,并給予不同幣值的“農耕幣”獎勵。
“成績雖不理想,但是我很開心。”六(2)班學生田佳林說。“開始我的手被扎到好多次,后來我們團隊討論,先用腳把刺都踩倒,把殼踩裂,然后再用手剝,集體的智慧真棒。”五(1)班學生毛燕波說。
“學校將農耕勞動與人的成長緊密結合,并以此為導向努力將學生培養成‘有情懷,會感恩,有毅力,會學習,有自信,會生活’的有為少年。”該校校長何朝勇說,此次“豐收節”凸顯了農耕與生活、學生與成“人”的價值勾連,像這樣還原生活真實的農耕“旅行”,今后還將繼續組織。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24日第2版
作者: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江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