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得通訊社綜合報道,過去幾周,原油價格一直徘徊在80至90美元/桶的區(qū)間。摩根大通策略師認為,幾個因素的轉變將幫助扭轉自夏季需求大幅下降以來油價的穩(wěn)步下行趨勢,并預計今年年底前價格可能會攀升至100美元/桶以上。
(資料圖)
伴隨全球經濟明顯放緩,油價在今夏中旬跌破100美元/桶。不過,據Barron"s報道,摩根大通大宗商品策略主管Natasha Kaneva表示,盡管全球經濟勢頭令人擔憂,但供需狀況繼續(xù)表明,夏季觀察到的供應過剩將從10月開始轉為供應不足。
Kaneva的看漲評估受到其他市場人士的質疑,后者以原油庫存增加為由,認為需求仍然太低,不足以證明油價上漲是合理的。
而在Kaneva看來,一些與供應和需求相關的因素可能導致市況發(fā)生變化。
供應方面,預計美國將在下個月停止出售戰(zhàn)略石油儲備(SPR)。自4月以來,美國政府每日出售約100萬桶SPR,以在生產商減少鉆井活動的情況下幫助支撐供應。全世界每天大約使用1億桶石油,少了這100萬桶的供應可能會產生顯著影響,造成供應短缺。
此外,歐盟對俄羅斯原油的禁運令將從12月開始生效,屆時,日供應量或將再減少90萬桶。雖然其他國家可能會進口更多的俄羅斯石油,但終會達到上限。
圍繞伊朗核協(xié)議的不確定性也可能阻礙石油供應增長。若該協(xié)議無法順利達成,數十萬桶伊朗石油就將無法進入市場。
需求方面,Kaneva預計,在全球經濟下滑不像人們擔心的那樣嚴重的前提下,第四季度石油日需求將比去年同期增加150萬桶。她判斷,歐洲經濟的表現(xiàn)好于預期,中國的石油需求也將出現(xiàn)反彈。
她寫道,中東9月運往中國的石油大幅增加,中國的石油需求開始出現(xiàn)好轉的跡象,這意味著第四季度煉油廠運作率將上升。
另外,鑒于天然氣價格飆升至紀錄高位,如果今年冬天有足夠多的企業(yè)和消費者改用石油的話,石油需求也可能攀升。一些發(fā)電廠可以用石油替代天然氣,從而提升石油需求。Kaneva表示,她預測的石油需求增幅的一半將來自天然氣改用石油的轉換。
對于美國石油公司來說,油價從80美元漲至100美元,幾乎全部會流向利潤,最終轉化為更大的股東回報。像$先鋒自然資源(PXD.US)$和$戴文能源(DVN.US)$這樣的高收益公司,回報可能尤為巨大。
編輯/somer
能源板塊景氣度將持續(xù)?如何乘風賽道>>點擊了解更多能源主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