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雙減”要求落到實處,助力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浙江省諸暨市各中小學校充分調動各方資源,豐富拓展課堂形式,營造了尚學、會學、樂學的良好教育氛圍。
陶朱街道西湖小學積極搭建家校共育平臺,邀請家長進校給孩子們上古琴、法律、化學小實驗等主題課,提升了學生學習體驗,也為“雙減”賦能。店口鎮明誠小學設立了“1+x”創新托管模式,“1”為文化知識學習,“x”指興趣特長,另還開設家長課堂,家長志愿者定期進校,教授學生傳統禮儀、現代舞、中國舞、國際象棋等內容。店口鎮湄池小學、陶朱街道陶朱小學、山下湖鎮小學、暨南街道暨南小學、次塢鎮中心小學結合家長特長和學生個性化需求,設置了圍棋、笛子、葫蘆絲、少兒編程、書法等主題課程,家長志愿者積極參與課后輔導服務,和學校攜手助力孩子成長。
浣東街道和濟小學靈活配置本校師資和校外培訓機構力量,足球、籃球、硬筆書法、數獨等課由本校教師授課,機器人、舞蹈、聲樂、編程等課由培訓機構老師來校指導,讓晚托服務更加專業、多元和貼心。浣東街道浣東小學開展“法官進教室”活動,諸暨市人民法院法官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法律是什么”“法律如何保護我們”“法律禁止我們什么”相關知識,并積極互動交流,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法治的種子。姚江鎮直埠小學聘請7位校外志愿教師參與課后托管服務,190多名學生一起參與了小主持人培養、葫蘆絲學習、兒童畫創作等公益課堂。牌頭鎮中心小學聘請醫生、農技專家、種植達人等為學校輔導員,為學生開設專業性、趣味性兼具的知識課堂,并定期讓他們到實踐基地觀摩操作,增強動手動腦能力。璜山鎮中心小學聯手校外IT企業,設立STEAM科學實驗項目,開展“飛飛博士教我學”系列活動,培養孩子們的科學思維能力。
浣東初中通過銀河教育云課堂,組織學生學習德云社鄭好老師“說話的藝術”,大家一起練習口腔操、繞口令,了解五官運用知識,并認真聆聽了鄭老師誦讀的中華成語典故《隨珠彈雀》。實驗教育集團慶同小學、陶朱街道城西小學、陶朱街道三都小學、店口鎮楊梅橋小學、海亮小學等學校學生也通過銀河教育云課堂,在線學習了舞蹈課程“追尋古典禮儀”,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感受音樂,驅動肢體,跟著節奏翩翩起舞,放松了身心,也把中國傳統的古典禮儀牢記在心中。
姚江鎮江藻小學按照“雙減”要求,推動落實“4+1”模式,每周前四天開展“作業輔導+文體活動”課后服務,周五下午為“社團活動日”,不斷增強課后服務吸引力和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陶朱街道明德小學開啟“1+T+S”晚托模式,倡導自主閱讀、復習、預習,每天開展30分鐘的跳繩、踢毽子、丟沙包等體育活動,并設立攀巖、擊劍、創意畫、合唱等興趣小組,豐富學生的“個性化”社團活動。大唐街道南屏小學定期、定人組織學生參觀校史室,使南屏校訓“求智求仁求勇”深入人心。浣江幼教集團城西幼兒園、浣紗幼教集團苧蘿幼兒園、暨南街道南悅幼兒園、店口鎮阮市幼兒園通過提供有特色、高質量、多樣化的晚托項目,讓孩子們參與繪本欣賞、繪畫、手工、足球、圍棋等體驗活動,激發孩子潛力,促進他們的全面成長。(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欣)
作者: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