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5日訊(記者 張明江) 3月份以來,受疫情反復、美聯儲加息、地緣政治因素等疊加影響下,A股震蕩加劇。但市場急跌后開始回穩,新基金發行市場也明顯回暖,3月以來新成立基金規模已超600億元。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3月份以來已有101只新基金成立,合計首募規模664.41億元。而2月份新成立基金數量僅42只,首募規模僅225.81億元,3月份以來新基金發行市場明顯優于2月份。
數據顯示,包括商品型基金在內,3月份以來新成立權益類基金74只,占比超七成,合計首募份額298.80億份,占比近半。而震蕩市中各類型債券基金更受資金偏愛,3月份合計首募份額365.50億份。
此外,單只基金首募份額也有所回暖。3月初成立的交銀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首募份額達31.05億份,中歐鑫享鼎益一年持有混合首募份額也多達19.10億份,廣發安裕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混合(FOF)、嘉實融惠混合首募份額均超10億份。
不過,普通投資者認購熱情依然處于相對低位。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成立的新基金中,有效認購戶數均未超10萬戶,僅中歐碳中和混合發起有效認購戶數超9.8萬戶,其他新成立基金有效認購戶數均低于3萬戶,74只新成立的權益類基金中僅12只有效認購戶數超1萬戶。
近日,百嘉基金王群航發表觀點指出,當前市場可以多多關注新發基金,并提出了“牛市買老基金,熊市買新基金”的購基指南。
此外,他補充說明到,這里說了“熊市”二字,出于對仗的考慮,其實,“熊市”二字更準確的含義應該是:非牛市,它既包括熊市,也包括震蕩市,并且是特指下跌之后的震蕩市,或曰低位震蕩市。
對于非牛市行情更適合投資新基金的原因,王群航解釋:
第一,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收益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基礎市場行情的表現,中國股市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特點:牛短熊長。那么,在漫長的熊市及隨后的震蕩行情當中,唯有作為專業投資者中精英的基金經理們,才能夠更加盡職盡責地堅守在投資的崗位。
第二,每一輪股市行情的上漲和下跌,都會有全新的促動因素,也就是說會有新的題材、新的內涵、新的熱點,等等,而為了應對這一切,新基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更為適合基金經理把新的理念、新的策略、新的方式和方法等貫徹到新基金中,以使得新基金更加適合未來的行情。
第三,每一位投資者都會天然地去做擇時,但大多總是難以做好。而新基金,發行期限通常是1個月左右,最長不超過三個月,并且在新基金成立之后,有不超過6個月的建倉期,就有不低于6個月的時間,可以由基金經理去發揮。為什么新基金都有不超過6個月的建倉期?就是為了讓基金經理去做建倉的擇時,之前,既有新基金成立之后幾天就完成建倉的,也曾經有一直拖到6個月快滿的時候才建倉的。
此外,百嘉基金王群航還指出,認購新基金,除了常規研究之外,還需要做好對于擬任基金經理在過往建倉期里投資情況的研究,由淺往深依次為:相關基金運作初期的凈值表現、過往同期的基礎市場表現情況、該基金凈值表現與股市行情走勢的對比、第一份季報里的內容,包括股票投資倉位、第一份半年報或年報中的持股情況、交易情況等等。
最后,王群航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還是應從長期角度出發,投資者應當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建倉期的業績可作為考察基金長期業績水平的一個階段,建議個人投資者要做好功課,有針對性地、對標對點地看看人家的建倉期績效表現情況,作為一種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