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5日訊(記者葉淺 胡靖聆)茶花股份上市后業績接連下滑,2021年更是迎來了上市后的首虧。近日,茶花股份發布2021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99億,同比增長15.78%;實現歸母凈利潤-0.2億元,同比下降153.08%,由盈轉虧,經營活動現金流告負,為-0.07億元。
不僅如此,去年茶花股份拓展優化營銷渠道,銷售費用同比增加50%,遠超營收增速,銷售人員人數同比增加超過8成,達到330人,而在這背后是公司產能利用率僅為5成,主營產品銷量增長乏力,毛利率下滑,存貨增加但計提的跌價準備卻大幅減少。在茶花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大幅縮水的2020年,公司卻大幅給高管漲薪。近年來,茶花股份實控人開啟減持模式,實控人陳冠宇減持共落袋約7028萬元,陳明生減持累計套現約5904萬元。
上市即巔峰
2017年2月茶花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要從事以日用塑料制品為主的家居用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日用品是一個較分散的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且競爭激烈,同行業公司包括韓國樂扣樂扣、美國特百惠等。
在上市前夕,茶花股份的營業收入就增長乏力,從2014年的6.2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6.71億元,上市后2017年-2021年,5年時間里,公司的營業收入從7.20億元增長到7.99億元。不過,茶花股份的歸母凈利潤在上市后便一路下滑,2017年為0.94億元,2020年下降到0.37億元,2021年首度告負,為-0.20億元。與此同時,公司的毛利率也由2019年的29.14%下降到2021年的21.61%。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對于2021年業績虧損,茶花股份解釋稱,國內消費市場整體增長乏力,尤其是對線下渠道、商超沖擊更為明顯。同時,受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影響,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相應上漲,加劇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上升。在市場形勢及成本上升的雙重影響下,公司全年業績仍不及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茶花股份的銷售費用為1.15億元,同比增長50.07%,公司表示,銷售費用變動主要是公司擴充營銷團隊,銷售人員薪酬增加及電商費用相應增加所致。2021年茶花股份的銷售人員人數增加超過8成,由2020年的178人增加到2021年的330人。
雖然擴充了銷售團隊,但是茶花股份的銷量增長緩慢,2017-2021年塑料制品的銷量分別為3.03萬噸、3.24萬噸,3.21萬噸、2.84萬噸和3.10萬噸。從產能利用率來看,2021年公司總部工廠、連江工廠和滁州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3.82%、42.66%和58.83%。
圖源:茶花股份2021年年報
銷量增長乏力,茶花股份的塑料制品庫存量大增,2017年為4403.27噸,2021年增長到8498.70噸。同時,公司的存貨也由2017年的1.6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39億元。不過,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隨著茶花股份的存貨增加,公司的存貨跌價準備卻下降。2018年公司的存貨賬面余額為1.62億元,存貨跌價準備為891.16萬元,存貨跌價準備占比達到5.50%。而2021年公司的存貨賬面余額攀升到2.46億元,然而存貨跌價準備為718.33萬元,存貨跌價準備占比下降到2.83%。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實控人接連減持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雖然近年來茶花股份業績走下坡路,經營造血難,但沒能阻擋公司給高管大幅漲薪。2017-2021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0.78億元、0.98億元、1.40億元、0.02億元和-0.07億元,2020年茶花股份的凈利潤含金量僅為4.62%,2021年為37.87%。
就在經營活動現金流大幅下降的2020年,茶花股份的高管團隊卻在大幅漲薪。2021年,茶花股份高管人均薪酬為40.56萬元,其中董事長陳葵生的年薪為72.10萬元。往前追溯來看,2016年,上市前夕,茶花股份的高管人均薪酬為17.23萬元,陳葵生的年薪為39.13萬元。此后董事長陳葵生的薪酬一路水漲船高,2017-2020年分別為50.12萬元、50.12萬元、90.16萬元和60.12萬元。高管人均年薪也由2018年的24.40萬元 漲到2020年的41.70萬元。
或許是經營遇瓶頸,茶花股份的實控人開啟減持之路。實控人陳冠宇主要在2020年減持股份,4次減持共落袋約7028萬元,2021年實控人陳明生接力減持,7次減持累計套現約5904萬元。
對于茶花股份的未來的盈利能力表現,以及品牌影響力,中國網財經記者將保持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