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入學問題一直是家長們租房的最大痛點。為解決這一問題去年7月廣州提出了“租購同權”
此事備受關注,“租購同權”一詞甚至還入選了“2017年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租購同權、學位到房”
日前,廣州參考記者獨家獲悉,廣州又將有新動作,或將在全國率先推出——!
此外,學生課后托管也有望恢復,全市10萬學生家長的后顧之憂將解決!
廣州擬推“學位到房”
在廣州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適齡兒童入學房屋租購同權及學生課后托管等教育方面的問題,引起了孫湘等幾位市人大代表的關注。
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回應代表,表示市教育局已研制相關方案,或將在全國率先推出租購同權、學位到房。此外,學生課后托管也有望恢復,屆時將解決全市10萬學生家長的后顧之憂。
最新重磅:學位到房,不是到人
廣州市教育局負責人接受廣州參考記者專訪:
“學位對于租的房子而言,是真正給租賃的人用來讀書的,而不是用來炒房的,學位到房,不是到人”;“學生課后校內托管以家長自愿為原則,絕對不搞一刀切模式”,在14日舉行的廣州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中,廣州市教育局負責人接受廣州參考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說。
“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區有多少學位是有剛性配比的。租的房子如果有學位,只要租賃手續完備,租住之后享有與業主同等的入學權利。但是有條件:在入學前期會由相關部門對租賃合同進行前置審查”,該負責人說。
目前,廣州市學籍管理實行全市聯網,人戶一致。“也就是說,用了房子學位必須要在該房子居住,人戶一致”,該負責人指出,如果不在這里居住了,到其他地方去上學,那么學籍也要遷出去,一個人占據兩個學籍是不可能的。
如何理解“學位到房”?
該負責人稱,“學位到房,房是這個學位就是這個學位,學位對于租的房子而言,是真正給租賃的人用來讀書的,而不是用來炒房的,學位到房,不是到人”。
“義務教育的責任主體在各個區教育局,各區教育局會根據市教育局的統籌原則,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該負責人說。(文:記者湯南、盧文潔)
租房最大痛點
2017年7月,廣州市政府印發《關于印發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
內文中,具體措施的第一條便是:相關工作由市教育局牽頭。”
所謂租購同權,實際是一種對租房者的“確權”,讓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社會公共服務權益。
其實對解決租房的最大痛點——子女入學問題,廣州近年來不斷在努力。2016年以來,廣州出臺了“辦理《廣東省居住證》滿一年的來穗人員,可向所在區為子女申請積分入學”的政策,2017年“租購同權”的提出更是備受市場關注。
有市場人士指出,“由于租房對學位保障不足,導致社會產生了大量因入學而被迫產生的購房需求,租房若能保障學位,則購房壓力與迫切能有所緩解。”為此,“租購同權”還于2017年底入選了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當時,對于“租購同權”有市場人士表示出擔心,畢竟,如今廣州的名校入學指標本身就已僧多粥少,未來一旦實施租購同權,勢必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加緊張。
學位到房有周期
具體
市政府對租購同權工作高度重視,該措施對遏制房價、保障適齡兒童入學等會起到良好作用,但需要教育部門和其他部門進行相應配套,才能實施。
日前,在市人大十五屆三次會議上,市教育局相關人士回應了市人大代表時介紹,
“為什么現在的房子總是打著學位的名義就把價格提高,這說明學位對房子非常重要。”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劉宇攝
租和購享受同樣的權利,“租的房子學位怎么解決,按照學位到房,這間房子帶學位是有周期的,周期是多長,具體方案正在報市政府,下一步租購同權、學位到房,廣州可能將在全國率先推出”。
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根據《通知》,
課后托管有望恢復
已在市內四區試行
除了“租購同權”將有新動作,備受家長關注的學生課后托管問題也或將有新進展。
2018年要“完善學生校內課后托管機制”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委、市政府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
學生校內課后托管已經在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花都區等四個區先試先行,各校結合實際情況開展
目前,。有的學校提供場地,供學生完成作業;有的學校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有的學校則引入社會力量,志愿者、義工等開展課后托管。
“特別是越秀區的效果比較好,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該負責人說。“現在下午3:30~6:00,大部分孩子在校外社會托管,將逐漸回歸到學校里托管”。
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需突破兩個“政策瓶頸”
對于學生校內課后托管,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年,廣州市在這方面的做法還是全國比較領先的,因為外界輿論,不得不把本來已經實施得很好做法叫停了”。
對此,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課后校內托管的恢復要突破兩個政策瓶頸”:
1. 參與托管的學校老師能不能合理取得報酬;
2. 學校作為公共資源,學生、家長在放學后使用這些資源,是否會涉及侵占國有資產的嫌疑。
如果能突破這兩個政策瓶頸,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校內課后托管恢復起來,將解決約10萬公辦學校學生的課后托管問題,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也能避免社會托管帶來的問題。
“在政府高度關注、各部門及各位人大代表的支持下,假以時日,這件民生大實事,肯定能實現”。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湯南、盧文潔、何穎思、魏麗娜、梁超儀、秦松、楊洋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