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德國氣候部門最新草案擬將100%綠能供電目標提前15年,機構預計歐洲各國新能源發展均將進入新的加速階段,未來五年有望實現30%-35%的復合增速,帶動全球裝機增長,光伏頭部企業投資價值凸顯。
周二,港股光伏板塊持續上漲,消息面上,近期光伏板塊利好刺激較多,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昨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加大光伏等裝備供給,實施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此外德國近日提出要大力發展光伏等新能源。
德國提出要大力發展光伏等新能源
當地時間2月28日,德國氣候部門提出新的立法草案,擬將100%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提前至2035年,較此前目標提前15年。
值得注意的是,為完成此目標,該部門還提出2035年前可再生能源裝機規劃,其中光伏新增裝機從2022年的7GW逐步增加到2028年的20GW,而后保持該水平直至2035年。據此計算,2021-2025年德國裝機CAGR將達到32%。
長江證券對此表示,去年12月德國新政府聯盟提出過2030年實現80%以上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比的類似目標,此次政策持續升級,德國光伏加速預期再強化。
其同時指出,德國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的核心原因之一,或在于擺脫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歐洲40%天然氣依賴俄羅斯進口,目前擺脫對俄能源依賴迫在眉睫,長江證券預計歐洲各國新能源發展均將進入新的加速階段,未來五年有望實現30%-35%的復合增速,帶動全球裝機增長。
分析師看好光伏組件,或存估值提升空間
而在光伏細分產業鏈中,除了近期連續漲價的硅料/硅片外,光伏組件被分析師重點覆蓋。
資料顯示,光伏組件作為太陽能發電過程中的最重要一環,其作用是可以單獨提供直流輸電輸出的最小單元。
在光伏產業鏈中,組件位于整個制造鏈條的末端,是直接面向電站客戶的終端價值變現出口,上游為電池片及玻璃、膠膜等各種輔材,下游為光伏電站運營商。
中信建投近日研報指出,當下市場一致預期對于光伏組件的投資價值仍有重大偏差。
市場認為組件環節產能大,競爭惡化,價格戰一觸即發,但中信建投認為當前組件環節的市場格局與兩年前相比已有重大變化,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銷售、運營和技術進步,產能是否過剩早已不是評判行業競爭格局的主要矛盾。
中信建投判斷在未來兩年,組件企業的頭部集中的趨勢將進一步強化,行業地位仍將持續提升,成為包括下游運營商、EPC公司在內的全產業鏈統治力及話語權較強的環節,盈利能力將超預期。
其指出,目前看組件公司對應動態估值在產業鏈各環節中處于相對較低水平,預計上述情況將在2022年通過1-2個季度的組件公司業績超預期得到顯著扭轉,龍頭組件公司正走在估值提升的道路上。
龍頭具有優勢
中信建投特別強調,其看好的是頭部組件公司,換言之該環節勢必分化,只有頭部企業投資價值才更為明確。
其認為核心還是看出貨量,現實的情況是2019年CR5市占率為38.2%,2022年預計為76.5%,未來還將進一步提升,這一趨勢在未來三年將繼續強化,頭部與二線企業差距會越來越大,而龍頭公司的成長性也在于此。
招商證券也表示,目前組件最好的窗口期已過,成為第一梯隊的要求很高,行業壁壘在提升,龍頭具有優勢。
編輯/Cor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