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滬深兩市已有75家房地產公司公布中報,整體看,業績上漲成為主流。上半年,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成交火爆,標桿房企和部分中小房企業績改善明顯。在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的背景下,中小房企面臨新一輪洗牌。
部分房企業績改善
上半年,一二線重點城市房價上漲、成交火爆,成為地產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其中,堅守一二線城市市場的房地產商大多實現了營收和凈利的雙增長。
大名城(600094,股吧)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114.11%,凈利潤為3.5億元,同比增長168.37%。公司子公司開發建設的禾郡、名城國際二期、上海(樓盤)大名城等項目陸續交付,可結算項目面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南京高科(600064,股吧)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分別增長157.31%和47.65%。公司表示,業績增長系本期房地產業務和市政業務結轉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市場轉暖的情況下,部分房企的信用評級上調。穆迪近期就上調了當代置業的信用評級。
不過,部分中小房企因財務成本增加、可結轉面積減少致利潤減少。其中,嘉凱城(000918,股吧)、陽光股份、天房發展、京漢股份、ST亞太、京藍科技、榮豐控股(000668,股吧)等公司上半年預虧均超過千萬元。
中小房企忙轉型
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市場熱度難以延續至下半年,將對房企的全年業績帶來影響。
中原研究院報告認為,7月全國房地產市場無論是投資、購地及銷售以及房企到位資金都出現回落,同時部分城市庫存高企。而8月以來,各地新房市場整體成交平穩,且熱點城市成交勢頭顯著受制。
政策方面,近期二線領漲城市中的南京(樓盤)、蘇州(樓盤)同時出臺調控政策,包括提高信貸門檻、實施限購等。在資金、營銷和市場方面處于相對劣勢的中小房企,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中小房企被整合并購或主動轉型成為趨勢。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35家中小房企重組,民營大型房企成為兼并整合主力。恒大集團繼控股嘉凱城后,近期多次舉牌廊坊發展(600149,股吧);融創中國發起多項大標的收購案,擬將多家中小房企收入麾下。
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地產公司掌握較多項目資源,通過收購中小型房企,大型房企可以實現在相關市場的土地項目儲備。
此外,部分中小房企圍繞著金融、醫療、體育等熱點方向加快轉型。今年7月,中珠控股(600568,股吧)公告稱,將公司簡稱變更為中珠醫療。公司表示,截至一季度末,醫藥及診療業務凈利潤為1433 .99萬元,占公司凈利潤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