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指出,香港金融業年關難過,因匯豐宣布今年凍薪后,其他機構恐會跟隨。匯豐香港區業績不俗仍遭開刀,對員工不公平,更顯業內盛行交數文化,損員工與客戶對銀行信任,礙長遠發展。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香港業務有交代 匯豐凍薪不公允
農歷新年將至,金融業界卻未見喜氣,因本港最大銀行匯豐,上周宣布全球26萬名員工全面凍薪,匯豐香港區以及旗下恒生銀行共約3萬名員工亦遭開刀。本港金融從業員深憂,各家金融機構會有樣學樣隨匯豐凍薪,令年關更難捱。
平情而論,匯豐作為上市公司,有責向股東交代。面對全球不斷收緊金融業監管、環球金融經濟動蕩不安,銀行業經營困難,匯豐管理層設法擠出更多盈利,以提振股價、增加派息,是照顧股東的行為。
惟匯豐管理層向本港員工開刀,并不公平。匯豐管理層深知生意難做,但去年首三季,匯豐整體經調整稅前盈利跌3%,香港區業務卻逆勢增長6%,恒生去年上半年核心盈利更增逾一成。彈丸之地的香港,撐起匯豐整個集團逾四成利潤,但匯豐香港員工的努力,竟換來管理層凍薪冷待。匯豐既是代表香港的發鈔行,亦是香港最大雇主之一,卻未做到最基本的衡工量值,立下壞榜樣。匯豐出此下策,或因不少持有匯豐股份的機構投資者,逼迫管理層年年“交數”,要不斷削開支增利潤,以谷股價。但正正是這種只圖追逐短期利潤的交數文化,反窒礙銀行發展空間。
交數文化損信任 銀行失信礙發展
銀行業之本在于一個“信”字,要贏取客戶對銀行的信任,生意才長做長有。但交數文化盛行下,業績壓力層層下壓,銀行前線員工惟有千方百計賺盡客戶身上分毫,如客戶不時被大力游說購買五花八門的金融產品、甚至高風險衍生工具,除令銀行員工為交數而身心俱疲,客戶亦感銀行職員只圖交數,而非互助互利,對銀行信任日減。
銀行唯利是圖的負面形象若日益深化,除客戶忠誠度愈來愈低,銀行要不斷壓低利息、收費留客,損利潤空間;且銀行銷售金融產品糾紛無日無之,公眾更支持加強收緊監管、罰則愈來愈辣,令銀行經營更艱難。
匯豐管理層固應反思,應以怎樣的態度,回饋本港員工過去一年的努力。整個金融業更應深思,股東的利益,其實建基于員工的勤奮及客戶的信任,交數文化正侵損銀行業的重要基礎,長遠更不利股東回報。(文章來源:hk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