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2月16日電 國家統計局2月1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9.1%;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0.9%。
2022年PPI將實現持續回落。首先,從國內來看,PPI同比數據的逐步回落,體現出保供穩價政策有力的推進,政策效果正在得到有效顯現,煤炭、螺紋鋼等國內定價品種價格回落相對明顯,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下降3.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1.9%。其次,從國外來看,受國際原油價格回升影響,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短期開始逐步回暖,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由上月下降6.9%轉為上漲2.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價格分別下降1.3%和0.1%,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0.8和3.0個百分點。目前,全球供應鏈正在逐步修復,緊張局勢正在逐步緩解,美國等發達經濟體超寬松貨幣政策將開始加速縮減退出,PPI數據有望實現持續回落,輸入型通脹所帶來的供給沖擊問題已得到基本緩解。
2022年CPI短期持續受豬價拖累,長期將逐步回升。CPI同比分項食品中,豬肉價格受去年同期基數,以及節前生豬出欄加快帶來的豬肉供應充足等影響,下降41.6%,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成為短期主要拖累項。但伴隨著先行指標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逐步回落,生豬出欄量同比也將實現見頂回落,預計三季度此輪豬周期中生豬供給見頂,這也將對應著豬價見底后逐步回升。長期來看,伴隨著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發力,以及上游原材料漲價效應的傳導,CPI數據將實現逐步回升,但回升動能會相對溫和。
整體來看,通脹數據依舊顯示出,經濟發展面臨著需求收縮與預期轉弱的壓力,尤其內需中的最終消費與有效投資不足。結合1月PMI與社融數據來看,中小企業的發展困境是當前經濟實現穩增長的核心痛點,因為保民生、保就業的關鍵就是保市場主體,尤其是貢獻80%左右就業的中小微企業。
而2022年1月CPI、PPI繼續呈現出的雙回落態勢,以及剪刀差從上個月8.8個百分點縮小至8.2個百分點,為宏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前,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的立場已確認,政策發力應適當靠前,貨幣政策的工具箱也應開得再大一些,走在市場曲線前面。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實現充足發力、精準發力、靠前發力。
*本文作者張奧平系知名經濟學家、創投專家,增量研究院院長,同時兼任人民網人民創投專家咨詢委員會特聘專家、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企協特聘經濟顧問、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智庫專家委員、越南建設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會特邀講師等,2021年獲南開金融首席經濟學家論壇青年經濟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