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2月16日電(記者陳愛平 安娜)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全國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漲幅較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至9.1%。這是PPI同比漲幅連續第3個月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分析,1月份,煤炭、鋼材等行業價格走低,帶動工業品價格整體繼續回落。主要行業中,價格漲幅回落的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但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食品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價格漲幅有所擴大。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認為,1月PPI同比漲幅大幅收窄,一是受PPI分項中的采掘工業類產品價格同比漲幅大幅收窄的影響;二是受豬肉平均批發價承壓的沖擊,1月PPI分項中的生活資料價格同比漲幅較前值收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11.8%,漲幅回落1.6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0.8%,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從PPI上漲原因看,翹尾因素對1月同比漲幅形成貢獻,但新漲價因素是負貢獻。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1月份9.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9.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
溫彬分析,一方面,由于去年1月PPI漲幅由負轉正,此后逐漸高企,基數效應隨之逐漸增強;另一方面,國內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起到積極效果,大宗商品價格趨穩。由于PPI漲幅回落幅度大于CPI,二者之間剪刀差進一步收窄0.6個百分點至8.2個百分點。
從體現價格短期變動的環比情況看,工業品價格呈現漲跌互現態勢。保供穩價政策有力推進,煤炭、鋼材價格繼續回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下降。但受國際原油價格回升影響,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回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環比由降轉漲;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價格環比降幅收窄。國際有色金屬價格上行,帶動國內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上漲。另外,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食品制造業價格上漲。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分析,1月原油價格上漲使PPI環比降幅收窄。全球原油庫存下滑等因素,導致國際油價持續性上漲,布油、WTI原油價格1月環比漲幅分別達到19.9%、15.6%。受政治局勢動蕩、惡劣天氣及技術困難等因素的影響,1月OPEC成員國未能達成原定的40萬桶/日的增產目標,減產執行率達到120.8%,沙特、俄羅斯均未能實現配額生產量。2月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因素的緩解,疊加伊朗談判進程加快,有望拖延油價上漲速率,但OPEC增產不及目標仍對高油價形成支撐。
溫彬分析,目前而言,國際大宗商品走勢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仍然較大,雖然大宗商品價格在經歷了去年的較快上漲之后逐漸企穩,但今年初以來,玻璃、動力煤、螺紋鋼等價格漲幅仍然較為明顯。特別是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持續沖高,布油漲幅達到20%,重回90美元/桶之上。
從全年來看,專家認為,受高基數影響,PPI同比漲幅預計進一步回落。但連平同時指出,預計國際原油庫存下滑或將持續至一季度末,延緩我國PPI回落趨勢。預計2月PPI環比可能為正,同比漲幅則回落至8.8%。
溫彬分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會在一定程度對國內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迫于高通脹壓力,美聯儲可能會較大力度收縮貨幣政策,今年加息預期由去年底的2至3次提高到3至4次。
從前期來看,我國加大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減弱對中小企業的不利影響,效果比較明顯。溫彬建議,還應積極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