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破解初創期科創企業融資難,我省探索開展科創企業“貸投聯動批量對接”試點。自10月底啟動以來,首批4家試點銀行已對12家科創企業發放5400萬元貸投聯動貸款。
“貸投聯動批量對接”是將投行思維引入傳統商業銀行貸款模式,按照“政府批量推薦、銀行分級評估、銀證合作授信”的運作方式,發揮政府作用并引入政府信用,改變商業銀行傳統的 “逐客逐戶”信貸模式,實現信貸批量化、打包化投入,在提升融資效率的同時分散融資風險,解決信貸投放“看準行業賽道、看不準單家企業”難題。目前,試點在合肥市高新區展開,由高新區管委會建立科創企業“白名單”,定期組團分批、分行業推薦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科創企業,每批次推薦企業原則上不少于10戶。當企業貸款額度不超過500萬元時,由試點銀行自行評估,并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審批;當企業貸款額度超過500萬元時,由試點銀行參考合肥高新區業務指導委員會意見,合理確定額度、利率、期限。
同時,推動股權投資與傳統信貸聯動,為科創企業組合提供資金支持,實現優勢互補。
其中,通過股權投資解決傳統信貸業務風險與收益不對等的難題,增強商業銀行的信心和動力;通過傳統信貸跟進滿足科創企業流動性資金等后續發展需求,解決了股權投資資金規模有限的不足。 “貸投聯動批量對接”試點還通過股權溢價收益回撥機制建立超額風險準備資金池,保證增值資金持續注入,既有效減輕財政負擔,也實現試點的商業可持續。
安徽銀保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總結試點有關經驗、做法,推動建立科創企業“白名單”,在全省范圍復制、推廣“貸投聯動批量對接”試點。(記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