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瀝北湖馬工業區改造項目地塊成功交易,這是佛山首個通過政府平臺公開競投成功交易的集體“毛地”項目。
所謂“毛地”入市,是指未達到手續齊全(有集體所有權證,沒集體使用權證)或土地上蓋建構筑物租約未到期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允許上平臺招商。
湖馬工業區正是這樣一塊“毛地”,屬于沒集體使用權證、租約未到期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當地群眾、政府一直苦于其上不了平臺、招不了商。
“在大瀝,包括湖馬工業區在內有1.2萬畝‘毛地’存在這個問題。”大瀝鎮城市更新辦副主任夏炳金說。
為了打包“毛地”、解決土地碎片化問題,今年2月,大瀝鎮率先印發《“毛地”入市項目選取市場改造主體工作指引》,重點解決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推進出現瓶頸、無集體使用權證的土地不能上平臺交易、部分土地因租約未到期無法實現產業升級、低產值土地資源盤活途徑單一等問題。
“這次終于讓村民們放心了。”南海區大瀝鎮瀝北經聯社副社長彭小偉說。此前,湖馬二股份合作經濟社就“毛地”入市相關事宜進行表決,九成股東參會,100%表決通過。
8月31日當天,湖馬工業區的164畝“毛地”被佛山市一企業競得。該工業區改造后,村集體預計保底年收益約2000萬元/年,每3年遞增10%,30年合同期預計村集體總收益約12億元。
當前,佛山市南海區正在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毛地”的成功上市,將進一步推動當地在城鄉融合領域的改革探索。(記者 肖莎莎 趙越 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