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半年之久的“檔期神話”在這個端午宣告破滅。
6月16日14點04分33秒,在端午檔結束后第二天下午,檔期冠軍《超越》的累計票房才遲遲破億。而若從檔期內來看,端午檔期內15部上映的影片票房均未過億。
在未有爆款影片加持以及進口大片缺席的大背景下,這個“史上最擠端午檔”也成了近5年來票房最低的端午檔。
“片海戰術”失效
相比7部大片豪奪近80億票房“最強春節檔”、創下8億票房新高的清明檔以及斬獲16億票房的“五一檔”,這個擠了15部影片的端午檔就顯得遜色不少。
據燈塔專業版統計,作為上半年收官之戰的端午檔,上映影片15部,包括劇情、動畫、戰爭、犯罪、愛情等眾多類型,票房產出4.66億元,較2019年同檔期跌幅超過40%。
其中,檔期內冠軍是由鄭凱主演的運動勵志題材電影《超越》,三天累計收獲票房8776.5萬元;進口動畫片《比得兔2:逃跑計劃》為檔期第二,檔期內票房7041.1萬元;而主創陣容強大的犯罪片《熱帶往事》僅位列第三,票房剛過5000萬元。
小長假結束一天后,《超越》票房終于艱難破億,這目前仍是同期上映的影片中唯一一部票房過億的影片,整個檔期可謂慘淡。
在業內人士伍岱麒看來,票房成績差,與上映的影片質量和口碑有密切相關。這次端午節雖然影片很多,但缺乏有號召力的明星或導演的作品,“作品質量一般自然無法獲得好的票房”。
從豆瓣評分來看,作為檔期冠軍,《超越》的豆瓣評分僅5.4分,逾45%的觀眾給出了3星的評價。
事實上,市場對于端午檔的遇冷早有預期。此前,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歐陽藝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直言,從片單來看,端午檔最后的結果或是平分秋色,很有可能分不出太好太差。
除了缺少優質內容,進口大片的缺席也是端午檔票房成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據了解,從2015年至2019年,端午檔的票房冠軍分別為《侏羅紀世界》、《魔獸(IMAX)》、《加勒比海盜5》、《侏羅紀世界2》、《X戰警:黑鳳凰》,均為進口大片。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2018年,TOP 2影片貢獻超過80%的檔期票房,頭部效應明顯。
燈塔電影實驗室指出,過往端午檔實為“進口檔”,較少優質國產片加盟,檔期效應弱,依賴頭部大片盤活。而今年雖然上映影片達到15部,但由于均為中小體量作品,未能拉動大盤,畢竟票房的決定因素在于影片質量而非數量。
燈塔電影實驗室認為,端午節作為法定節假,具有形成檔期化的先天條件,但端午節本身的慶祝主題還未與固定的情緒、生活需求產生聯系,很難出現有契合端午節本身的影片與檔期產生共鳴。展望未來,端午檔或將延續進口大片或類型片帶動檔期的現狀。
暑期檔競爭蓄勢待發
隨著端午檔的落幕,上半年的電影檔期之戰宣告落幕。緊接著要來的,就是廝殺更為激烈的暑期檔。
從當前已經宣布定檔的影片來看,今年的暑期檔可謂是主旋律影片和動畫影片的混戰。
在主旋律影片陣營中,由騰訊影業、上海電影等出品的獻禮片《1921》備受矚目,作為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1921》的首映備受好評,目前淘票票累計想看人數已達126874人次,有平臺給出了約5億左右的票房預測;與其同臺打擂的有光線傳媒出品的《革命者》,預測票房約為2億元左右。
動畫影片之間的對壘則更加激烈,據不完全統計,共有約14部在暑期檔與觀眾見面。
6月16日,電影《沖出地球》正式宣布定檔7月30日,并發布定檔海報和預告。據了解,該片是彩條屋影業繼“中國神話系列”后、全新推出的“國風科幻”系列的開篇之作。
此外,動畫影片中關注度頗高的還有央視動漫、萬達影視等主導的《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該片將于7月9日首映,而由阿里影業、貓眼等出品的《白蛇2:青蛇劫起》定于7月23日上映,同日上映的還有奧飛娛樂投資的《貝肯熊2:金牌特工》。
在燈塔電影實驗室看來,檔期化的標識主要由2個因素決定:一方面,是否有大片大制作;另一方面,主題具有可與觀眾情緒需求、社交需求勾連,上映影片契合檔期主題。
在此背景下,雖然端午檔遇冷,業內人士仍對暑期檔寄予厚望,在他們看來,小朋友們集中放假的暑期疊加建黨100周年特殊節點,主旋律影片和動畫影片或將迎來收獲期。
伍岱麒直言,依然看好暑期檔,尤其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有多部主旋律影片商業,匯聚了眾多明星參演。
國海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朱珠也告訴記者,暑期檔票房在全年一般占比20%,且比較容易出爆款,有利于帶動院線內容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