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贛江新區看看!”通過線上觀看“江西省云招商推介會”網絡直播后,香港科技大學癌癥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生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純決定帶隊來到贛江新區考察。不久后,中藥大健康產品研發中心項目落戶贛江新區中醫藥科創城。
眼下,中醫藥科創城生物醫藥產業園內,舒蕾中藥草本護理用品產業園建設工地上,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作為新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之一,該項目于2020年落戶,建成后力爭5年內實現銷售收入突破20億元。
2020年以來,贛江新區錨定“打造成全省發展引擎、創新高地”,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深化“項目為王、項目為先”的意識,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為推動新區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撐起“新跳桿”。
精準招商,高歌猛進
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外出招商、企業來訪暫緩的局面,贛江新區創新方式,推進各項招商引資工作,先后開展了贛江新區網絡直播招商推介會、投資經開網絡直播懇談會暨簽約儀式、永修組團2020年線上商會招商推介會等線上招商推介活動,同時參加了“搶時間保進度強弱項補缺口”江西省云招商推介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新興產業加速跑,集聚發展新動能。
數據是最具說服力的事實,也是該區招商引資工作最生動的注腳:2020年,贛江新區共新簽約項目170個,總投資約1560億元,其中,百億元以上項目3個,20~100億元項目20個。華為城市智慧視覺項目、中國(南昌)熱敏灸總部、康佳集團第三代半導體項目等一批投資大、技術含量高的項目,推動了贛江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拓展全球伙伴關系網,不斷擴大“朋友圈”。
招商引資“強磁場”不斷釋放,贛江新區的“全球朋友圈”也不斷拓展,外資項目紛至沓來。自2016年新區掛牌成立以來,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4.4%。
“硬核”舉措,提質增效
2020年8月7日,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醫藥業商會、贛江新區管委會主辦,中醫藥科創城管委會承辦的“2020第十三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2019年度中國醫藥行業最具影響力榜單發布會”成功舉辦,吸引了醫藥行業乃至社會各界的目光。兩個月后,明峰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團一行帶著誠意來到了中醫藥科創城。
為了幫助企業解決資金不足,全力推進項目簽約落地,贛江新區予以政策性的基金支持。目前,明峰團隊已進駐科創城辦公,廠房裝修及鋼結構廠房的施工單位已進場施工。
贛江新區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優勢,聚焦中醫藥科創城的建設,在破解開放發展中的制約瓶頸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創新推進新型產業用地,打造產業集聚新高地。
為了滿足招商項目對普通工業用地之外的無污染生產、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等新型產業功能及其配套設施用地需求較大的特點,中醫藥科創城在江西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的支持下,制定了《中醫藥科創城混合產業用地(M0)管理辦法》。2020年12月2日,該省首宗混合產業用地(M0)在贛江新區落地,總面積135.5畝。
——發揮基金支持作用,破解成長型項目落戶難題。
按照四個轉變的思路,即基金支持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與遵守市場規則相結合轉變;由明股實債向同股同權轉變;由限量持股向戰略持股轉變;從支持重點產業項目向更聚焦高成長性項目轉變,著力發揮新型資本招商“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2020年,贛江新區以基金賦能招商,共簽約9個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招才引智,激發活力
——海納百川,贛江新區求賢若渴。
為了進一步完善招才引智的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快建設高層次人才承載體系和配套體系等方面發力,贛江新區重點布局了中藥大科學裝置、中國中醫科學院健康研究院、中藥制造工藝與裝備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三駕馬車”為引領的13家中醫藥創新平臺;在科創城北片區啟動了占地約9000畝的國家級技能人才綜合培養園區建設,同時大批購置、建設人才公寓,努力厚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育才、儲才相結合的創新型人才成長沃土。
——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同頻共振”。
伴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藥科學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江西分院等國內頂尖科研機構先后落戶中醫藥科創城,中醫藥科創城高層次人才虹吸效應逐漸迸發:杏林白馬生物醫藥研究院成功引進高級研究員擔任院長兼技術總監,帶領科研團隊致力于研發緩釋制劑、遲釋制劑、口崩片、微片等有技術優勢和技術壁壘的新劑型,完成了多個藥物的開發、中試前處方及工藝研究,突破了企業技術瓶頸問題,提高了企業的對外競爭能力;活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創辦人的帶領下致力于道地藥材功能作用原理的探索及其功能拓展,立足于將現代科學應用于道地藥材培植和道地藥材功能的開發及利用……通過高層次人才領銜源頭創新,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新區成立前的55家增至目前的370家;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從新區成立前的11家增至50家。
定下“小”目標,實現“大”突破
一筆筆投資、一批批人才,給新區帶來升級的動力、經濟的活力、發展的后勁??梢肱艹?ldquo;加速度”,靠線性思維做加法遠遠不夠。今年,新區《2021年“發展大突破行動”實施方案》出臺,明確提出要實現開放提升大突破,分項定下了一個個“小”目標:
提高招商實效。用好上合組織傳統醫學論壇等推介平臺,扎實開展“三請三回”、“三企”入贛等招商活動,聚焦“三個500強”和“行業100強”等頭部企業招商引資,注重多引進產業鏈、產業集群項目,加快引進一批引領性、爆發性的“152”項目,其中,超100億元項目不少于1個,超50億元項目不少于3個,超20億元項目不少于6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家左右。
推動雙向開放。搶抓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機遇,整合空港、陸港、水港等對外開放平臺優勢,建設高效率開放通道,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實施直管區出口企業“破零行動”和“破冰行動”,提高外貿出口總值,做大進口規模。支持跨境電商發展,做大做強共青組團、臨空組團跨境電商產業園,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
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力爭企業開辦“零成本”。推動行政審批效率不斷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出口退稅等事項辦理速度全省最快;加快“贛服通”贛江新區分廳建設,實現政務服務智慧化和“掌上辦”。發揮外商投資中心和非公維權中心作用,確保“六穩”“六保”集成政策落地。加大商務、法律等中介服務供給,探索商事糾紛“調解+仲裁+法律服務”一站式解決機制。記者|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