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花園路賈魯河橋因修建較早,目前快車道比較窄,沒有設計人行道、盲道和非機動車道。而和它平行的文化路賈魯河橋卻相反,其人行道非常寬,且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都由專門的不銹鋼護欄隔開,安全通暢。2019年11月下旬,大河報•大河客戶端獨家如此進行報道。
此次,記者獨家從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打探出好消息,即:花園路跨賈魯河橋未來規劃紅線寬50米,鄭州市相關部門將根據鄭州市政府工作安排,統籌推進相關工作。
那么,近日,有眼尖的市民發現,該橋已經有了施工動靜。
這次施工,主要是干啥?是不是為擴寬橋面做準備?市民呼吁已久的花園路賈魯河橋究竟是在原橋基礎上擴寬還是另有設計?何時動工?
現場:橋面兩側正在搭建施工圍擋,工人稱準備加固護欄
8月31日下午3時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現場看到,花園路賈魯河橋的兩側,工人們正頂著烈日,搭建施工圍擋。
其中,橋東側圍擋已基本搭建完畢,而西側從橋北頭往橋南頭方向正在搭建圍擋,還有一段距離沒有搭建完畢。其中,固定圍擋的鐵架子已經安裝完畢。
據現場個人介紹,此次搭建圍擋,目的是為了加固橋體護欄,“有的已經生銹了。至于何時會擴寬橋面,我們也不清楚,我們只是打工的。”
還有工人透露,“加固橋體護欄只是前期工作,你說的擴寬橋面那是后期的事了。”
疑問:此次施工是要干啥?
8月3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自8月21日,包括花園路賈魯河橋在內的一批路橋將集中施工。
據了解,根據鄭州市政府城建工作安排,由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組織實施的市政橋梁維修加固及綜合提升工程,將對航海路十八里河橋、客技路西干渠橋、城東路金水河橋、金水路金水河橋、未來路金水河橋、金水路高陽橋加寬段、東明路熊耳河橋、開元路東風渠橋、花園路賈魯河橋、河醫立交二層進行加固提升工作。加固維修和設施提升內容為橋梁梁板粘貼鋼板、碳布加固,橋體裂縫修補,伸縮縫更換、橋梁支座更換等。
工程采用夜間施工、白天保通模式,晚上22:00-6:00占用部分車道施工,社會車輛從其他車道減速通行。計劃工期20天,自2020年8月24日至2020年9月12日止。
施工期間,社會沿街單位車輛通過施工區域時,請注意現場交通標志,遵章行駛、安全文明有序通行。
調查:有關花園路賈魯河橋問題,市民曾多次呼吁?
早在前幾年,就有市民針對花園路賈魯河橋重修重建或者擴寬問題在網上給鄭州市相關領導留言、建言。
2019年11月8日,就有市民通過人民網留言板給鄭州市王市長留言:關于花園路賈魯河橋拓寬或重修的建議:花園路賈魯河橋路面窄,橋上無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由于道路在橋面突然變窄,導致交通擁堵問題十分嚴重;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在橋面混行,十分不安全。基于以上三點,請王市長為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考慮,百忙之中、實地考察,考慮拓寬橋面或者重修花園路賈魯河橋。
而記者搜索發現,今年5月,又有市民在留言板建言呼吁:重修花園路賈魯河橋已經迫在眉睫!花園路北聯鄭新黃河大橋南接城市中心紫荊山,中間有汽車北站、連霍高速口等眾多交通要塞,車流量巨大。花園路賈魯河橋是鄭州市惠濟區通往市內其他城區的主要道路,且英才街周邊居民眾多。可是,這么重要的一座大橋,卻偏偏很窄,沒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這座橋修的十分低矮,不光影響通行交通及安全,還嚴重影響賈魯河自然風光,建議拆毀重修,馬上重修。
2020年2月2日,針對以上鄭州市民網友的留言,鄭州市12345市長熱線曾專門作出回復。
“網友您好!您反映的問題我們已查收,并即時轉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處理落實,特將回復結果告知如下: 花園路規劃為南北向城市主干路,為鄭州市“兩環三十一放射”景觀通道之一,規劃紅線寬50米。花園路(鄭花公路)原為公路性質,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以前公路性質的出行逐漸呈現城市交通特性,慢行交通需求增加。現狀是花園路跨賈魯河橋梁寬約24米,雙向六車道,未設置慢行通道,橋上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存在安全隱患。該處橋梁隨花園路整體規劃方案已規劃有完整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保證花園路慢行系統的貫通。下一步將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統籌推進相關工作。
針對以上花園路賈魯河橋加固提升工作,有市民認為,小修小補還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根本問題還是要盡快重修或者重建以擴寬橋面。
追問:沒有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的鄭州花園路賈魯河大橋將來如何設計規劃?何時動工?
而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早在2019年11月1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就曾獨家報道呼吁此事。去年11月19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系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獨家反映并追問有關花園路跨賈魯河橋有無擴寬改造可能性。
當時,就以上問題以及該橋將來擴寬規劃的詳細情況,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就曾獨家回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那么,市民呼吁已久的花園路賈魯河橋究竟是在原橋基礎上擴寬還是另有設計?花園路賈魯河橋改造工程何時動工?
2020年8月3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相關部門處打探獲悉,市民關注的該橋的相關規劃設計已完成,“是在原橋兩側,再建兩座獨立的專供行人和非機動通行的橋,現有橋面作為快車道專供機動車通行,和其他兩座橋可能會間隔一點距離,也就是說可能將來此處總共會有三座獨立的橋。”
真的是這樣嗎?
2020年9月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又致電鄭州市惠濟區住建局。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有關該橋的改造方案有加寬一說,也有在其兩側各建一座專供行人和非機動通行的設計方案,但具體方案目前還沒確定下來,還需等市里統一安排。該橋目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考慮到安全問題,前段時間,該部門還在和鄭州市相關部門對接協調。相信等方案一確定,將會很快推進實施。(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