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由于疫情影響,各地經濟都受到一定影響。正是在這個時候,新密市城管局以修繕辦公樓的名義,花費二三百萬元對3棟辦公樓進行全面裝修,其中,主辦公樓外墻還違反國家規定大面積采用玻璃幕墻。有市民去問該局,這樣花費巨資對辦公樓進行全面裝修,是否履行了審批程序?該局工作人員對此根本不予理睬。”連續幾天,有多位讀者向本報反映。
8月25日下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到新密市城管局采訪,該局有關人員拒絕向記者提供該局3棟辦公樓的修繕手續,更不愿提供有關修繕標準的合同,對于“為什么違反國家規定對主辦公樓外墻大面積采用玻璃幕墻進行裝修?”的提問,也無人作答。
3棟辦公樓全面裝修,主辦公樓外墻大面積采用玻璃幕墻
8月25日下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位于新密市南文峰路上的新密市城管局,進入該局大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5層辦公樓上漂亮的玻璃幕墻,該玻璃幕墻幾乎占了樓體正面墻面的一半面積,甚是氣派,其他兩棟3層樓和4層樓外墻面也全部貼了瓷片。
進入這3棟辦公樓,記者看到,樓內地面全部鋪了瓷磚,連臺階上也鋪了瓷磚,墻面也刷得雪白。在4層樓一樓餐廳區域,還設置有包間。
“其實,這3棟辦公樓在裝修之前,條件也是不錯的,辦公室地面是水泥地面,現在一些居民家也用水泥地面,但新密市城管局還是以‘修繕’的名義,對這3棟辦公樓進行了全面裝修,一平方厘米都沒漏掉。今年各地經濟都受到疫情影響,國家把保民生放在了重要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新密市城管局還堅持花巨資對辦公樓進行裝修,真不知該局的領導是咋考慮的?”有新密市民說,按照規定,對辦公樓進行裝修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他們也曾經到新密市城管局詢問該局是否嚴格履行了審批程序,根本就沒人搭理他們。
維修記錄和修繕標準不提供,裝修是否經過嚴格審批成謎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3月19日,新密市城管局對外發布消息稱,因該局的3棟辦公樓始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墻體多處裂縫、屋頂漏水嚴重,墻體大面積剝落,水路電路老化且無供暖設施,所以要對辦公樓進行維護修繕。4月13日,該局發布中標公告稱河南一家建筑裝飾有限公司中標,中標金額為348萬多元,監理費為4.3萬元。
由于現在這3棟樓已經裝修完畢,無法看到“墻體多處裂縫、屋頂漏水嚴重,墻體大面積剝落”情況,那么,是否有曾經的維修記錄呢?從目前情況看,新密市城管局就是對辦公樓進行了全面裝修,但為什么要以“修繕”的名義立項呢?
8月25日下午,記者就此詢問新密市城管局副局長鄭貴星,他說該項目是進行房屋改造而不是裝修,不過,他沒有提供房屋的維修記錄。記者提出想看一下該局辦公樓的房屋改造標準合同,鄭貴星說:“不會給你提供”。
按照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的《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的規定,作為縣級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辦公室,其裝修標準為基本裝修,水泥砂漿地面也符合基本裝修要求。那么,為什么還要進行升級裝修呢?
該《標準》還規定,由于耗能高、造價高,辦公用房外墻不宜大面積采用玻璃幕墻,而新密市城管局辦公樓主樓外墻正面幾乎一半面積都采用玻璃幕墻,該局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記者就此詢問新密市城管局后勤科負責人劉某,他沒有作答。
記者注意到,200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問題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所有新建、擴建、遷建、購置、裝修改造黨政機關辦公樓項目,必須嚴格履行審批程序,并規定,市、縣黨政機關直屬單位和鄉鎮黨政機關辦公樓建設項目,由市(地、州、盟)人民政府審批。
那么,新密市城管局對辦公樓全面改造裝修項目是否經過鄭州市人民政府的審批了呢?
記者請劉某提供有關審批手續,他不愿提供。
隨后,記者又到新密市城管局辦公室,請求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提供新密市城管局局長張玉亭的聯系方式,請張玉亭回答有關問題,但該局辦公室負責人王某說:“不會向你提供張局長的電話”。
而按照國家規定,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預算支出情況等要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向社會公布,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并且有關部門還要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政機關直接責任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并追究有關領導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