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家庭都會準備一些常用藥,治療感冒、腹瀉等常見疾病。但最近網上有傳言稱:“千余種藥品退出醫保”“九月份起家庭常用藥基本上都不進醫保了”。上述傳言迅速引發公眾熱議。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醫保用藥要迎來大變了嗎?真相究竟如何?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醫改專家魏子檸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家庭常用藥基本退出醫保’的傳言是在誤導消費者。‘千余種藥品退出醫保’這樣的表述不屬實。”
目前,不少省份正調整省級醫保藥品目錄,這是按照相關文件進行的正常工作安排。根據去年8月10日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的相關通知要求,原省級醫保藥品目錄內按規定調增的乙類藥品,應在3年內逐步消化;消化過程中,各省應優先將納入國家重點監控范圍的藥品調整出支付范圍。這意味著,各省醫保藥品目錄中,相比《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簡稱《藥品目錄》)調增部分中的乙類藥品,要被剔除出去。
“傳聞中涉及的藥品,大都能在國家《藥品目錄》中找到,并不屬于要被剔除的藥品。”魏子檸說,目前各地醫保藥品目錄正按照相關文件要求進行調整,有藥品被剔除出醫保目錄是肯定的。國家基本醫保目錄調整工作有一些基本原則,就是堅持基本保障原則,保持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用藥水平的相對穩定與連續,同時要公平、公正。
據介紹,《藥品目錄》中列出的都是“藥品的中文通用名”。傳聞中則混雜有品牌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兩者之間的差異,讓謠言有了生存空間。
經過仔細查對,傳言中提到的999復方感冒靈、雙黃連、三九胃泰、六味地黃丸、桂林西瓜霜、活血止痛膏等藥品,均在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的《藥品目錄》中,僅奇正消痛貼膏沒有找到對應藥品。此外,由于一款藥品有多個廠家生產,具體到某個品牌的對應藥品是否進醫保用藥目錄,還要看該品牌是否在藥品采購中成功中標。
9月1日起,《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將正式施行,未來的醫保藥品目錄將會動態調整、“有進有出”,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魏子檸說:“政策將調整哪些藥品,建議公眾關注國家醫保局公布的相關目錄,切勿輕信不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