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鄭州市民張女士反映,2016年9月28日,她和朋友一起準備購買鄭州市經三路與廣電南路交會處的華爾中心公寓10套,每套房源繳納押金2萬元,共計繳納押金20萬元。
結果等啊等,兩年過去了,開發商既未按承諾約定簽正式購房合同,更別提準時交房。為此,2018年10月開始,張女士和朋友一起提出退款。如今已快兩年,這筆購房押金,開發商卻始終拖拖拉拉,不給退。
押金交了近4年房子也不見影兒
近日,張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開發商鄭州廣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華爾中心公寓項目,自2016年5月份動工到2018年年底,兩年半的時間,工程施工及辦證節點上推進非常遲緩。因此,開發商無法按照原來售樓部置業顧問承諾的2016年年底之前簽訂正式購房合同和2018年年底交房。所以,在2018年10月份,張女士等人要求開發商退房退款,但是至今開發商一直不予辦理相關退房退款手續。“之前找開發商,對方也認可這筆錢只是認籌金,可以退,但后來就一直拖著不予解決。今年6月,又去找開發商,對方答應7月份退錢,但至今那邊依然沒有任何動靜。我們當時等著簽正式購房合同,但對方因為預售證沒有下來,一直沒簽成。再后來我們看施工進度太慢,也不敢再買。”
對此,鄭州廣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位姓孫的營銷負責人稱,此事他不是很清楚,他堅持要張女士去找他解決問題,“讓她來找我吧,我該給她辦的給辦了”。
張女士告訴本報記者,7月9日他們又去了該公司,找到營銷負責人孫先生,要求盡快解決問題。但得到的答復依然是目前還無法退款,該負責人稱權限有限,只能盡可能協調此事,但不能保證解決。
隨后,本報記者致電該公司售樓部,一值班工作人員稱此事需要轉專門部門對接。
但截至記者發稿,該公司沒有任何人員聯系告知此事。
記者調查發現,該房地產公司曾于2017年因廣告違法和非法占地被工商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土部門進行過處罰。
有類似遭遇的不止一人
昨日,當事人張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鄭州廣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和她聯系說,讓她下周遞交相關手續原件,準備處理退款事宜,“說是年前分批退款,年底前退完,具體退多少不清楚”。
對此,張女士心里并沒有底,“開發商已多次這樣承諾了,這次不知道是否可信”。
據張女士稱,和她情況類似的還有其他人,“也是房子沒得到,押金也遲遲不退”。
對此,鄭州廣運房地產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因為疫情,企業也有企業的難處,像張女士這種需要退錢的有很多戶,大家都很難,企業有企業的難處。
該公司負責人承諾,這個錢遲早是要退還當事人的。
7月13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又致電鄭州廣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值班人員稱:“我是剛來的,具體不清楚此事。”
而該公司孫姓營銷負責人則稱,此事還是需要當事人找他解決,“需要交手續原件”,至于其他相關問題,他不愿多說。
消費者可主張雙倍返還
對此,河南英泰律師事務所律師趙鈺濤說,該樓盤是開發商未取得預售證的情況下通過所謂的員工內部預留房源的形式違規銷售,消費者可向房地產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該預留申請書和收據對房屋價格、坐落位置、戶型、面積均做出了明確約定,具備了房屋銷售合同的必備條款,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并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開發商收取的押金,明顯具有定金性質,消費者可根據《合同法》的相關條款,主張雙倍返還定金。(記者 寧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