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與失望之間,隔著一次又一次的等待。
從交房一拖再拖,到內購房變安置房,再到“部分房源被抵押”的消息傳出……鄭州啟福城購房者,如同坐上了一趟看不到終點的過山車。
幾天前河南商報詳細報道此事后《鄭州一群業主被“坑慘”,買的商品房不但交房無期,還變成了安置房》,不斷有粉絲聯系我們,講述自己的“入坑”經歷,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解決。
【反響】
“我也買了啟福城,現在是什么情況?”
報道發出后一周,類似這樣的粉絲提問,我們接到了不少。
我們很奇怪,竟然有那么多人相信啟福城內購房,在項目五證皆無的時候就預付動輒數十萬的款項;
我們很詫異,以內購、低價(六七千元/平)吸引購房者入局的啟福城,在補差價、補尾款后,最終價格已不便宜;
我們也很痛心,每一個被啟福城“耽誤”的購房者,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心酸歷程。
啟福城進展緩慢
【故事1】僅4月以來,他為房子的事兒就跑了不下20趟
“買房應該是件幸福的事情,可我卻一點幸福感都沒有,整天被這事折騰的睡不著。”
在鄭州做家裝生意的余秒(化名)說,自從買了啟福城的房子,就像入了“坑”一樣。
先是交房日期遲遲不定,然后是商品房變成安置房,再然后是工地長期不見動工,還有一些房子被開發商抵押給銀行……
光今年4月以來,他和業主們找開發商討說法,就已經去了近20趟。“我一邊照顧店里的生意,一邊跑這事,累點無所謂,有結果也行啊。”
余秒說,盡管自己在開發商、政府信訪部門等地四處奔波,可目前來看,結果很渺茫。
【故事2】重病老人天天念叨:何時交房
“單位團購商品房值得信賴,每平方米5500元,2018年交房。”2015年,李女士花15萬從別人手里買來啟福城購房指標(10萬元購房定金+5萬元轉讓費),不成想一直等到2017年11月才被通知抓鬮選房。
選房,卻是進一步“入坑”的開始:2017年12月,李女士被通知房款交至70%,房價調整為6500每平米,一家人向親朋好友出息借錢交上了這筆錢;2018年1月,為了把購房信息變更到婆婆名下,他們又出高息借款交完了剩余房款。
正當一家老小減衣縮食還款還息時,李女士的婆婆在2019年初因腦梗住院治療,本就拮據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今年5月份,李女士突然得知,在啟福城購的商品房成了安置房,“這真是晴天霹靂。”
婆婆在交談的只言片語中嗅出房子出事了,又氣又急中病情極速惡化,每天都說要找啟福的領導問問情況到底什么時間交房。
【故事3】為還房貸房租擺攤賺錢,交不了房心里沒底
“我買房的時候,樓都已經封頂了。”2018年王雅(化名)花60萬首付款、轉讓費購買啟福城時,看中的就是能盡快入住,沒曾想從自己買房后,樓盤進展緩慢。
“我現在一個月2400元房貸,還得租房,一個月1000多元房租。”王雅說,為了保證能及時付房貸和租金,她現在和朋友一塊擺攤??蛇@些辛苦自己能堅持下來,可房子始終交不了房,讓她心里沒底。
“本來在鄭州打拼,就是想有個安穩的家,可這被啟福城給折騰的,看不到希望。”王雅說,對于啟福城的房子,自己完全不知道該咋辦,退也不是,等也不是。
【故事4】新房遲遲不交 一家六口只能擠在六七十平的房子里
60多歲的愛麗(化名),這些年一直在鄭州照看孫子。一家六口人,住在六七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2014年前后,老兩口把所有積蓄交給了在鄭州打拼的兒子。
兒子本來計劃買個一居室小戶型,但為了全家能團聚就花了50多萬元預付款買下啟福城一套大房子,沒想到苦等6年,至今沒盼來交房。
“我兒子現在每個月得還5000多元房貸,壓力太大了。”愛麗和老伴每天也急的睡不著覺,很擔心老兩口一輩子的積蓄,就這樣泡湯。“我現在都在想,如果明年再不交房,我自己就卷著鋪蓋住進去了。實在等不及了。”
【回復】何時復工等具體問題,仍無靠譜答復
商品房怎么就變成了安置房? 項目現場為何陷入停工,何時全面復工? 對于那些不想要房子的購房者,如何退款?
針對啟福城出現的各種問題,7月5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幾經輾轉聯系到啟福城開發商一位王姓工作人員。
該王姓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啟福城項目正在陸續復工,想要退房的購房者,可以到公司登記,按照公司的安排進行退房。至于“部分商品房變成安置房”問題,公司會統一回復。
然而,項目何時能全面復工,交房是否有時間表?業主退房怎么退,這些年的資金占用如何補償?對于“被安置房”的商品房購房者,又有哪些善后措施?
對于這些具體的問題,仍然沒有準確靠譜的答復。
最為核心的是,2017年、2018年時,不少購房者已大比例、甚至是全額支付了房款,購房者該補差價的也已補了差價,這筆不菲的資金用在了哪,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項目交房一拖再拖?
對于上述問題,河南商報會繼續追問,也歡迎各位讀者私信提供相關線索。
記者 韓忠林 首席記者 高瞻展/文 首席記者 高瞻展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