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一些銀行保險機構風險管理仍然薄弱,部分領域問題屢查屢犯、屢禁不止,重大案件時有發生的問題,銀保監會近日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要求各銀保監局、各類銀行,各保險公司等銀行業保險機構,依法嚴查嚴處,防止亂象反彈回潮。
新舊亂象疊加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黃震教授認為,銀保監會的“回頭看”很有必要。自2017年大力整治銀行保險業亂象以來,有的老問題還存在,如最近備受關注的四川信托多項目逾期面臨違約風險。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支付方式的改變,互聯網巨頭進軍銀行業等新現象的出現,又帶來一些新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系主任賀力平說,整治金融保險亂象,問題多,影響大,加之新老問題疊加,不容馬虎。為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發生,整治亂象應成為金融監管部門當前的頭等大事。
金融律師張遠忠說,騙貸是老問題,但花樣卻不斷變化。比如,某銀行和債務方聯手,要求不明真相的國有企業提供擔保,以此騙取巨額銀行貸款,讓國企埋單。據張遠忠介紹,近段時間,債券違約事件不斷發生,表面上看只是一項違約事件,其實說明很多問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投資新規的施行,去杠桿不斷,都使得過去沒有發現的問題集中暴發。比如,過去理財產品層層嵌套,現在通過穿透式監管,有些機構的資金池混亂,理財產品以舊還新難續,致使最終違約,引起投資者不滿。再如,有不少企業將從銀行拿到的錢投資于股市債市,期望得到收益,但由于股市下行,債市環境發生改變,這些空轉的資金難以收回,成為銀行的不良貸款。
張遠忠認為,之所以這些亂象不斷發生,除政策因素、經濟因素之外,還與監管機構的各項考核指標有關,以及監管對象與監管者之間人員互相流動的旋轉門問題。“這些因素都導致地方銀保監管機構對違法者難施重手,甚至縱容包庇其違規違法。”
從五方面查看
據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回頭看”將從五個方面進行查看。
首先看主體責任是否落實到位。各銀行保險機構要承擔亂象整治和內控合規建設的主體責任,“兩會一層”嚴格履職盡職,做到深自查、真整改、嚴問責,將問題隱患整治到位。
其次看實體經濟是否真正受益。要求落實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有效滿足中小微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用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用好人民銀行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和政策性銀行轉貸款資金,合理確定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要在符合商業可持續原則基礎上主動向企業和實體經濟讓利,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
三看整改措施是否嚴實有效。銀保監會要求對2017年以來亂象整治自查和監管檢查發現問題逐項檢視,嚴格落實整改。著力解決“違規在基層、根子在總部”的問題。
四看違法違規是否明顯遏制。重點是對公司治理、宏觀政策執行、業務經營、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等領域違法違規問題排查。采取積極措施有效解決上述領域屢查屢犯、邊查邊犯問題,顯著壓降重大案件和高級管理人員案件的發案率。
五看合規機制是否健全管用。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建立健全與業務規模、風險狀況等相適應的合規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覆蓋總行(總公司)各部門和各分支及附屬機構的全員管理制度,構建并落實清晰有效的問責機制。
緊盯地產融資
事實上,銀保監會整治亂象近幾年也在不斷加碼。據統計,自2017年開始整治亂象以來,自2017年至2019年一季度,銀保監系統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1735份,罰沒總計59.41億元,罰沒金額超過了之前10年的總和。自2019年以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進一步加大,對銀行業保險業信托業等全年共作出4510張罰單。
據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以往違規違法發多領域,結合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的“六穩”和“六保”,此次“回頭看”工作將聚焦十項內容重點檢查。
比如,在民營和小微企業服務政策方面,重點查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是否存在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情況;是否存在不合理收費或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提高企業融資綜合成本,或以通過融資政策便利獲得的貸款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和發放委托貸款等進行資金“空轉”套利。
在“房住不炒”政策執行方面,查表內外資金直接或變相用于土地出讓金或土地儲備融資;是否未嚴格審查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違規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融資等。
在金融扶貧政策方面,是否存在精準扶貧政策執行不力,扶貧貸款服務對象不符合要求;發放扶貧貸款附加不合理條件;違規上浮扶貧貸款利率;扶貧信貸資金被挪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