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隨著大眾理財意識的覺醒,公募基金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首選理財項目”。這并不奇怪,把錢交由專業的基金公司打理,對于大多數投資人而言,省時省力。
都說基金適合“長期持有”,但是多久算是“長期”呢?什么樣的基金適合“長期持有”?“長期持有”就是放任不管嗎?下面,我詳細和大家說一說。
01 針對不同類型的基金,“長期持有”概念各不相同
不少理財博主都倡導基金要長期持有,但是多久算是長期呢?一年、三年,還是十年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要分情況討論,高波動高收益的權益類基金,與運行相對平穩的債券型基金,最佳持有時長是不相同的。
首先,數據顯示,權益類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正收益概率與持有市場呈正比例關系,也就是說,持有的時間越長,賺錢的概率越高。
對于權益類基金而言,持有時間達到9年時,基本上都能夠獲得正收益;而對于債券型基金而言,只需要持有基金2-3年,就可以保證獲得正收益的概率接近100%。
當然,這個數據統計存在偏誤,持有持有超過5年必須保證基金存續,而只有業績表現好的基金才能存活那么長的時間,業績糟糕的基金早早會被清盤,他們的表現無法在統計表中展現。然而,實際操作中,我們無法保證自己購買到的基金如此長壽。
其次,除了正收益之外,我們還要追求“年化收益”。購買基金就是為了賺錢,并且是高效率的賺錢,雖然持有基金時間越長,賺錢的概率越高,但這并不代表,賺的錢就越多。
考慮到股市的周期性波動,我們在決定持有基金時長時,還應該參考“年化收益率”。
對于權益類基金而言,想要達到年化收益10%,持有時間3-5年比較合適。A股市呈現周期性波動的,一般經濟周期就在5年左右,如果遇到市場牛熊轉換,基金收益就會回吐,變成紙面收益。
對于債券型基金而言,想要達到年化收益5%,持有時間長于權益類基金,一級債基持有需持有10年,而二級債基需持有9年。
因此,想要不賠錢,基金持有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想要賺得更多,則更需要注重策略,要學會“止盈”,權益類基金持有時間3-5年,賺錢效率最高,而債券型基金持有時間更長才能保證年化收益。
02 基金符合下列三點要求,更適合長期持有
第一,風格穩健的基金更適合長期持有。股票市場有一句老話,一年股票翻五倍的投資人,大有人在,而十年翻五倍的人則鳳毛麟角,這正是體現了股票市場的波云詭譎。
短期收益是有運氣成分的,你踩準了市場的節奏,契合了板塊輪動的趨勢,投資業績就可能一飛沖天。然而,這樣的業績時很難長期維持的,一不小心,你押寶的股票就會變成一閃而過的流行。
基金投資也是如此,想要長期戰勝市場是非常困難的,要不這么多年,股神為何只有巴菲特一人?而他幾十年的年化收益也不過20%出頭。
因此,選擇長期持有的基金,一定要關注基金的投資風格。有的基金經理能夠堅持自己的投資方法論,不論市場如何變化,他的投資風格穩定,長期業績突出,基金凈值不會大漲大跌,這樣的基金經理值得長期追隨。
當然,堅定的基金經理是罕有的,所以指數型基金也是很好的選擇。短期來看,市場都是漲跌不定的,但是長期來看,市場的整體行情都是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上漲而上漲的,而指數型基金能夠讓投資人獲得市場平均收益。
最近,指數型基金越來越受到推崇,因為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影響,指數型基金長期持有獲利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第二,基金公司的研投能力要出眾。都說基金經理是基金的靈魂,但是其實靠譜的基金公司也非常重要,基金公司的研投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公司旗下基金長期盈利的能力。
我們為什么買基金,而不是自己投資股票?正是因為我們相信“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認為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專業能力,比自己炒股更靠譜。
因此,我們在選擇長期持有的基金時,也要參考基金公司的研投能力。
一方面,我們要看看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的情況。好的公司能夠凝聚人才,人才隊伍穩定,能夠說明基金公司的運營狀況。
另一方面,我們要看基金公司的實力。只有一只明星基金的公司并不值得關注,旗下各類基金都能嶄露頭角,在同類基金中名列前茅,更能說明基金公司的實力。
總的來說,基金管理并不是單兵作戰,基金公司的研投能力是基金經理的強大助力,能夠打好配合,基金才能長期獲得穩健收益,我們長期持有才有意義。
第三,基金的歷史業績值得參考。上述的各種考量,都必須在基金歷史業績上落腳,對于絕大多數投資人而言,歷史業績是最直觀的篩選基金的參考指標。
選擇長期持有的基金,必須選擇長期收益表現優秀的基金。我國資本市場的周期通常3-5年,因此我們要重點考察那些成立時間穿越牛熊的基金,只有在3-5年的運營長跑中,持續表現優異,才是合適的長期投資標的。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