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4月12號,和大家聊個借錢的話題:很多貸款利息那么高,為啥還有人去借?
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714高炮”這種炸死人不償命的高利貸。
其實即便不如714高炮那么夸張,現在各個網絡平臺的貸款,動不動就年化百分之二三十的利率,也是讓人沒法輕易吃得消的。
甚至是騰訊微粒貸、阿里螞蟻借唄以及各種信用卡分期等,折算下來年化利率也要接近20%了。
和銀行理財平均4點多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相比,你就知道這些貸款利率有多高了。
那為啥還有那么多人還跑去借這些貸款,莫不是傻?
這些人還真可能是傻,很可能他們算不明白這背后的利息到底有多高,他們看不到利滾利背后的深淵。
但其實這也不能全怪他們,貸款平臺們藏匿在砍頭息、手續費之下的高額利息,貸款者在貸款之前沒能及時了解透徹也符合常理,畢竟貸款平臺的套路多呀!
當然,對于多數保守的中國人來說,沒事誰會想著去借錢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被生活逼到了必須去到處借錢的份上了唄!而對于存款低、信用記錄不全、工作不穩定的群體來說,想從銀行借到錢是極其困難的。
當一個人真的很缺錢的時候,如果身邊的朋友不幫忙,他們似乎也只能求助于網絡貸款平臺了。
我們見過聽過太多這樣的例子:因為貸款還不上,導致后來以貸還貸,用另一個窟窿補前一個窟窿,結果窟窿越來越大,以至于最后家破人亡。
可是如果能讓自己處于不那么缺錢的境地,也就可以擺脫因為借錢帶來的一系列風險。
生活中很多人缺錢是因為管不住自己的消費欲望,明明月薪只有三千卻非得過得像月薪三萬似的,這一屆年輕人似乎過成了“負一代”。
成年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有本事打腫臉充胖子,不顧實際情況地不斷買買買,就得承擔自己因此背負的高額債務。
不過也有些人是無奈之舉,被突如其來的疾病打得措手不及。
但是既然不那么富裕,就更應該事先為自己的人生可能面對的重大風險建立好屏障,一份保險就可以解決,均攤到每天也就是幾塊錢,多數人還是出得起這個錢的。
另外還有一種人,對自己太過于自信。借貸款時他們覺得,也就是借來周轉幾天,過幾天哪哪就有筆錢下來了,或者啥啥就要賺錢了,還上這筆錢一點壓力都沒有。
這樣的人對于風險沒有敬畏之心,最終也很可能被風險壓垮。
最后,菜導給大家一句忠告:人生千萬種,安平第一種。貸款不謹慎,親人淚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