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立足打基礎、建機制、管長遠,以黨建引領革故鼎新,全力推動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落地,筑牢綠色高質量發展基石,為建設壯美廣西提供了精準有力的自然資源保障。連續2年獲得自治區績效考核一等等次,2019年群眾滿意度評價位于自治區直屬機關前列。
重引領,做建設壯美廣西的“先行軍”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主責部門,廣西自然資源廳注重結合實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爭當建設壯美廣西的“先行軍”,切實筑牢綠色高質量發展基石。2019年,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全面發揮規劃引領和落地管控作用,研究確定了20個自治區級國土空間規劃重大專題,構建了370多個國土空間規劃大數據平臺,繪就了國土空間“一本規劃”“一張藍圖”,為統籌協調廣西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提供了科學的支撐。廣西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上報進度和質量位居全國前列。全區構建形成了保護有力、集約高效、監管嚴格的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新格局,連續20年實現耕地占補動態平衡。
謀創新,做自然資源系統治理的“探路者”
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是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初衷,也是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體現。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爭當自然資源系統治理的“探路者”,2019年,廣西先后制定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等文件,逐步建立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確權登記、資產產權和有償使用“四項制度”,以及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三大體系”,有力推動了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組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不動產登記百日攻堅行動,在全國率先實現一般類型不動產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和全區域抵押登記一站式即時辦結。
善作為,做高質量發展的“護航人”
圍繞穩增長大局,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善作善成,爭當高質量發展的“護航人”。2019年,廣西自然資源系統開展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四個一”攻堅行動,重點保障21個招商引資重點企業項目、314個“雙百雙新”產業項目用地,高質量服務廣西經濟提質增效,有關做法得到自然資源部肯定并作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應用。利用增減掛鉤政策為貧困縣籌集資金98.71億元,是前3年總和的8倍。通過實行“三級聯審”,廣西用地報件一次性通過率上升至86%,重大項目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減至14個工作日,用地和規劃許可審批時間縮短50%以上。創新用地用礦制度機制,推行“凈地”“凈礦”出讓制度,提升項目業主的獲得感。
今年以來,認真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及時組織專門小組,迅速研究出臺促進經濟穩增長25條措施、重大項目要素保障“一放二提三優化”18條政策舉措,幫助各地搶時間、爭進度、補損失,對沖疫情影響。
通過倡導“擔當為要、實干為本、發展為重、奮斗為榮”理念,廣西自然資源系統涌現出一批善作善成典型,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全佳村黨支部書記蔣吉富同“時代楷模”黃文秀一道,獲得了廣西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一等獎獎勵,全系統共有2個集體、7名個人獲得自治區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通令嘉獎。
數據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