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海關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青島外貿進出口1363億元人民幣,其中民營企業表現搶眼,進出口總額824億元,增長7.2%,占比60.5%,高于去年同期4.3個百分點,繼續領跑全市外貿進出口,成為全市穩外貿當之無愧的生力軍。
領跑全市外貿進出口背后,是青島民營企業不斷優化的貿易結構。
在一季度較為“低迷”的市場環境中,青島鷹伯爾運動器材有限公司出口額實現了逆勢上揚。這家主營家用、輕商用健身器材的企業,面向北美、歐洲、亞洲及大洋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受疫情影響,公司1-2月份貿易額也曾有所下降,但是3月份貿易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0%。第二季度現收到的訂單額預計比去年同期上升50%以上,據企業負責人說,目前客戶所下訂單的計劃交貨期已安排到今年8月份。
疫情防控期間,人員外出大量減少,家用健身器材趕上了“風口”,青島鷹伯爾的產品某種程度上成了健身愛好者的“剛需”。但拋開這些客觀因素,企業在自主研發領域的投入更是極大助力。去年,青島鷹伯爾自主研發了十幾款新產品,下半年投產后贏得不少新客戶,獲得了大量訂單,這成為“抵消”今年疫情影響的重要原因。
在青島,像鷹伯爾這樣的民營外貿企業不在少數,它們通過品牌、技術等實現質量型生長,增強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它們的推動下,青島外貿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發展韌勁十足,傳統對外貿易正加速向現代國際貿易轉變。
同時,面對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青島民營企業表現出了極強的靈活度和適應性,不少中小民營外貿企業“船小好調頭”的優勢日益顯現,不斷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經營發展需要,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青島東屹日盛化學有限公司的“主打產品”為石油開采必備原料黃原膠,去年單一品類的出口額為2000萬元。春節以來,受疫情影響疊加國際石油市場動蕩,公司的對外出口業務一度陷入停滯。
面對這樣的困境,公司及時調整了市場策略。一方面,持續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新興市場的出口推廣力度,與客戶保持緊密聯系;另一方面,加快生產轉型的步伐,在原來主營產品的基礎上,加大食品添加劑領域的產品研發和生產力度。兩條腿走路,東屹日盛營業額不降反升,一季度便完成了去年全年營業額的一半。
東屹日盛是青島萬千民營外貿企業的一個縮影。一季度,青島民營外貿是新興市場的有力開拓者,出口市場更加多元化:對東盟出口增長48.7%;對歐盟、美國、日本進出口均呈增長狀態,分別為19.3%、1.4%和3.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174.2億元、增長29.8%;對上合組織國家出口48.4億元、增長20.8%。
此外,青島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持續發力,也成為民營企業外貿新的增長點。青島近日發布《關于穩外貿保主體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企業線上開拓國際市場,加強與阿里巴巴、亞馬遜、eBay、拓拉思等國際跨境電商平臺合作,舉辦“中國美妝、青島出海”線上峰會,組織跨境電商線上交易推廣及直播培訓等系列活動,幫助外貿企業線上開拓國際市場,為有實力的企業轉型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提供相關服務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