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崗率不限50%、抗疫發展貸、為企業短期進出京商務洽談設立“全閉環”服務等措施陸續在海淀等區域施行,為科技企業穩步發展送上“接力棒”。近日,本市再出支持中小微企業保持平穩發展的九條重磅舉措(以下簡稱“京九條”),在此前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十六條措施基礎上,提出擴大研發經費補貼范圍,鼓勵創投機構踴躍投資優質企業等新政支持企業發展。記者昨天獲悉,目前,中關村示范區重點監測的3.85萬家企業,復工率近93.27%。
研發補貼范圍擴大,新增受益千余企業
“真是個好消息,又有資格申請研發經費補貼,讓我們的研發有了新助力。”輕網科技總裁童錫鵬20日告訴記者。
輕網是一家為企業提供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服務的中關村高科技公司。大型企業內部要想跨地域通信,需要花費不菲的成本來埋光纖、搭建專線。而借助輕網科技研發的獨有技術,企業過去使用的通信質量、穩定性一般的寬帶網絡,就能“改造”成高質量的專線網絡,成本相比搭建專線節省三成到五成。借助這一技術,2016年成立的輕網科技在過去三年實現了每年收入翻倍的“連級跳”。
不過,跳過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的門檻后,公司也與過去中關村企業研發經費補貼失之交臂,此次新政則讓輕網重新享受到了這項研發“紅包”。
“疫情以來,在線辦公、視頻會議走紅,越來越多的企業有相關技術需求。”童錫鵬回憶,從2月中旬起,他和同事們接到的客戶咨詢及合同簽訂數就開始上漲,公司研發步伐加緊,但資金回款卻存在一定滯后。重新進入可獲研發經費補貼的隊列,能為企業減輕一定的資金成本,加速創新步伐。
根據新版“京九條”,中關村對科技企業研發經費補貼的支持范圍擴大,申請標準由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下提高到2000萬元以下。此次調整后,預計可新增約1000家科企獲科研經費補貼,支持資金約1.5億元。
“馬”與“伯樂”均獲補貼,金融扶持加碼創新
僅僅兩天時間,432萬元到賬,賽諾威盛科技財務總監楊曉沛忍不住感嘆:“費率又低,放款又快,真是及時雨。” 賽諾威盛是一家X射線醫療影像設備研發商,攻克了CT探測器等核心技術。疫情暴發后,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數字X光機等產品的需求上漲。一邊是愈發緊迫的產品生產、交付時間,但另一邊,疫情之前的銷售回款、融資貸款到賬時間卻受到了影響,資金周轉緊張。
在知悉賽諾威盛的資金需求之后,中關村銀行第一時間主動聯系賽諾威盛,并為其匹配“抗疫發展貸專項綠色通道”,指派專人加速審批,僅2天就完成放款,執行3.05%的利率,比市面上的企業貸款利率低出不少。
楊曉沛介紹,在這筆資金的支持下,公司科研創新速度大大加快,成功研發出針對新冠疫情應急使用的方艙和車載CT解決方案,并為滿負荷落實國內外訂單、擴大公司生產規模、加快新技術研發等提供了保障。
邁基諾獲得工商銀行中關村支行的500萬元貸款、卡尤迪獲得建設銀行北京通州分行的500萬元純信用貸款,金晟達獲北京銀行600萬元貸款……針對企業資金鏈緊張問題,中關村管委會聯合8家金融機構推出200億元的“中關村企業抗疫發展貸”,截至4月9日,7家銀行共發放貸款412筆,金額56.3億元。
除了銀行信貸,創投機構也是科技企業獲得資金助力的重要途徑。根據新版“京九條”,本市將對投資效果較好的創投機構給予一定比例風險補貼,將原計劃明年開始征集的天使創投風險補貼項目提前到今年進行征集,并將優先支持在疫情期間開展投資的投資機構,鼓勵創投機構在疫情期間加快開展投資、支持科技企業融資發展。
到崗率不限50%,科創人員“展拳腳”
在海淀區西三旗,金隅智造工場內,超過3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內,AI“獨角獸”企業云知聲的工程師們正在進行智能設備的研發調試。
“非常樂于看到這樣的措施出臺!讓我們既能防疫保安全也不誤發展。北京是我們的研發大本營,如果長期只能50%到崗,對我們的產品研發進度以及已有訂單的交付,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云知聲創始人兼CEO黃偉感嘆,由于公司的不少產品需軟硬件結合,長期遠程辦公對研發進度和效率難免有所影響。
近日,本市取消部分行業復工審批,不再要求“員工到崗率不超過50%”。金隅智造工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滿足到崗員工辦公間距不小于1米、每人使用面積不小于2.5平方米等疫情防控的同時,園區內已有部分企業按照放開后的要求現場辦公。
除了線下辦公,疫情防控也給不少企業商務洽談、簽約帶來了影響。為助力中關村科學城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中關村科學城商務服務中心近日在海淀設立,企業撥打區復工復產熱線電話報備相關需求后,在這個服務中心里,洽談、簽約等商務活動的短期進出京人員能實現“全閉環、全流程”管理,既保防控又不誤復工復產。記者 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