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24日)北京市正研究制定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措施的消息擾動市場,當天5家上市車企股價漲幅超7%,三家港股上市車企股價漲幅超10%,新能源車投資機會再次受到關注。
基金經理認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已經不可逆,新能源汽車巨頭公司已經開始改變整個汽車生態,這或是汽車行業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其中可能蘊含巨大的機會。
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頻出
昨日(3月24日),商務部網站發布《北京正在研究出臺刺激汽車消費措施》的消息,其主要內容是:針對突發疫情對消費市場的沖擊,北京市正研究制定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措施。
一是盡快推出高排放老舊汽車淘汰更新政策,釋放一部分老舊車存量指標,通過設置補貼獎勵及購車時限,在年內轉化為新購汽車消費貢獻;
二是針對本市無車且在輪候范圍的新能源車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釋放不少于10萬個購車指標,促進剛需家庭購車消費,預計在今年內可迅速轉化為消費增量,將新增社零額200億元左右;
三是研究推出限定在郊區行駛的專用小客車號牌,不納入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調控指標,有效滿足郊區家庭購車出行需求的同時,有序引導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區域協同發展。
不過,該消息發布不久后商務部網站將其刪除。
今日早間,北京商務局官博發布消息稱,“北京有關刺激汽車消費措施”尚未研究論證,我們對此事給社會公眾造成的誤解表示深深的歉意!
雖然消息已經撤除并更正,但資本市場依然做出反應,昨日(24日)A股多家上市車企及港股三家上市車企股價紛紛大漲。今日(25日)早間汽車行業強勢爆發,8只汽車板塊個股漲停。
受市場影響,新能源車相關主題基金凈值同步上漲。數據顯示,平安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ETF昨日凈值上漲3.31%,今日早盤,該基金成交價上漲一度接近6%。不過過去一個多月新能源車板塊大幅調整,平安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ETF凈值已經跌至相對低位。截至3月24日,平安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ETF近一周凈值下跌7.97%,近一個月凈值累計下跌26.53%。
國內疫情接近尾聲,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頻出。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23個部門聯合發文,“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疫情期間已有7地陸續推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在多重利好推動下,未來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能否在疫情后迎來爆發?
基金經理看好新能源車投資機會
融通新能源汽車基金經理王迪認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出臺,既順應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也可以對沖疫情對國內汽車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疫情對汽車行業乃至經濟的總體影響預計偏短期。疫情終將過去,各國或將出臺進一步的經濟支持政策以對沖疫情影響。
王迪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年初也曾經在二級市場表現搶眼。王迪分析,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有三條主線邏輯,一是國內補貼政策落地,預計補貼降幅較小;二是歐洲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主要因為碳排放法規考核、各國出臺有力的支持政策;三是某新能源汽車巨頭即將推出新車型,預計會改變汽車的整個生態。目前海外疫情的爆發,預計將對歐洲市場產生影響,一方面居民會延遲消費,另一方面經濟惡化影響了消費能力。王迪判斷,疫情影響偏短期終將過去,而且各國也會出臺進一步的經濟支持政策以對沖疫情影響,疫情前歐美處于經濟向上周期,所以總體判斷疫情影響偏短期,幅度可控。
王迪進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已經不可逆,新能源汽車巨頭公司已經開始改變整個汽車生態,這或是汽車行業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其中可能蘊含巨大的機會。
招商基金投資四部總監、招商行業精選、招商優質成長基金經理賈成東認為新能源汽車會成為貫穿2020年全年的投資主線。理由是,在供給端歐洲碳排放政策、國內雙積分政策加持下,全球主流車企電動化規劃進入落地期,開始推出更具綜合競爭力的電動車型。自2020年開始,國內和海外電動車市場增速有望形成共振,從而帶動產業鏈需求增長。
萬家社會責任18個月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經理莫海波表示,在疫情的沖擊下,預計逆周期調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鼓勵汽車消費等政策可能出臺,需求短期被壓制后有望出現爆發式回歸,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和全球主要汽車廠商發力新能源汽車的雙重作用下,有望提前出現拐點,迎來“黃金十年”。
平安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ETF基金經理錢晶表示,由于汽車周期及疫情的殺跌,汽車零部件中板塊的整體估值較低,但未來汽車零部件行業將被電動化的創新周期,電動化后從無到有的零部件需求或者單車價值提升等帶動下,低估值疊加成長或將迎來歷史性的戴維斯雙擊行情。(記者 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