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下稱“保險資管產品”)業務發展,統一保險資管產品監管標準,引導保險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范金融風險,銀保監會制定了《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作為《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配套政策,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據了解,2019年11月22日至12月27日,銀保監會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銀保監會對反饋意見逐條進行認真研究,充分吸收科學合理的建議,絕大多數意見已采納或擬在后續產品配套細則中采納。
“近年來,保險資管機構穩步開展保險資管產品業務。截至2019年末,保險資管產品余額2.76萬億元,其中債權投資計劃1.27萬億元、股權投資計劃0.12萬億元、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1.37萬億元。債權投資計劃和股權投資計劃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成為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重要工具;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主要投向股票、債券等公開市場品種,豐富了保險資金配置方式和策略,有力引導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說。
他進一步表示,保險資管產品投資運作總體審慎穩健。產品期限較長、杠桿率低,基本不存在多層嵌套、資金池等問題。但是,各類保險資管產品缺少統一的制度安排,與其他金融機構資管業務的監管規則和標準也存在差異。《辦法》的制定,是落實《指導意見》的重要舉措,在統一保險資管產品規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彌補監管空白、補齊監管短板、強化業務監管,促進保險資管產品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辦法》規定,保險資管產品的投資范圍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政府機構債券、金融債券、銀行存款、大額存單、同業存單、公司信用類債券、證券化產品、公募基金、其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和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
《辦法》重申了保險資管產品的中長期特色,意在引導保險資管行業實施錯位競爭和差異化發展。一方面發揮中長期產品的優勢,豐富市場中長期投資工具和金融產品供給,滿足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暢通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的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