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25日在北京介紹,“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累計查詢量已經超過4.5億次,截至目前,未出現個人信息泄露情況。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中小企業發展有關情況。
韓夏在發布會上表示,為滿足復工復產對流動人員的行程查驗需求,工信部組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在通信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推出“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服務。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短信、小程序、二維碼、網頁等方式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的信息。目前,累計查詢量已超過4.5億次。
韓夏介紹,行程卡全國通用,不收集用戶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信息,而且詳細查詢結果只顯示在本人手機上,安全可靠。
此外,行程卡通過通信網絡數據獲取地址信息,不需要個人填報,因而真實準確。其另一優點是覆蓋面廣。韓夏稱,全國現在15.8億移動用戶,所有的手機包括非智能手機都可以使用。
韓夏表示,針對境外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3月6日開始,“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上線境外到訪地查詢功能,可以對手機用戶前14天到訪的境外國家或地區的信息進行查驗,可及時發現瞞報、漏報、不實申報行程信息的問題,對來自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的人群進行篩查,通過不同的顏色來區分是來自哪些國家。
韓夏強調,此番通信大數據分析使用當中十分注意個人信息保護,依據個人信息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措施,按照最小化的原則來收集數據,并且在數據流轉、使用等各個環節對數據進行脫敏處理,嚴格落實隱私保護要求,并為此設計了數據防攻擊、防泄露、防竊取等安全技術手段,確保相關數據安全。
“截止到目前,通信大數據的分析還沒有出現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韓夏說。 (記者 李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