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受外圍市場影響,A股陷入調整,上證指數、滬深300等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逐漸顯現。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固收增強型策略基金受到資金青睞,上周成立的主打絕對收益策略的偏債混合基金募集成績不俗,單只募集規模超過50億元。
擔憂市場短期繼續尋底,同時看好A股中長期投資價值,“進可攻、退可守”的絕對收益型產品成為不少基金投資者的選擇。主打絕對收益策略的偏債混合基金取代科技類基金,成為發行市場上的明星產品。Wind數據顯示,上周成立的基金中,募集規模超過40億的有3只,其中兩只是偏債混合型基金。
鵬揚景沃6個月持有期混合基金自2月25日開始發行,3月11日提前兩周結束,最終募集超過50億元,該基金也是鵬揚旗下第一只發行規模超過50億的基金。鵬揚景沃為絕對收益策略的偏債混合基金,“該基金發行規模較大與主代銷渠道中信銀行的推動有很大關系,比之前在其它渠道發行的同類基金規模大了很多。”一位渠道人士透露。
另一只偏債混合基金——銀華匯盈一年持有期也是在12個工作日募集了超過40億元,該基金由明星基金經理鄒維娜管理,其團隊管理的銀華匯利基金2015年5月成立以來,連續4年每年業績回報都超過5%。此外,以絕收收益為投資目標的廣發恒隆一年持有期基金募集規模超過了20億元。
不過,也有基金公司表示部分產品的銷售受到了市場調整的影響。“近期一款絕對收益策略基金發行進度遠比預期要慢。去年下半年,相同策略的產品持續營銷規模可以增長幾十億。A股市場調整對基金發行有一定影響,畢竟收益增強策略要靠權益資產。”一位基金公司機構部總監說。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類基金主要面向原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群體,而銀行理財還處于轉型期,盡管幾只絕對收益策略基金銷量不錯,但遠不如爆款權益基金在銀行渠道的受歡迎程度。
“近期在售的一只固收增強型絕對收益策略基金,預期一個工作日售罄,結果1天只賣了不到2億,目前仍在繼續發行。”一位銀行理財經理表示,盡管固收增強型絕對策略基金將投資周期拉長,收益普遍跑贏銀行理財產品,但原本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接受凈值型產品還需要一個過程,來自銀行渠道的客戶仍待繼續培育。
“我們最近在銀行渠道做固收增強型基金持續營銷,銷量一般。”一位基金公司渠道總監表示。在他看來,主要原因在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寧可收益低一些,也不愿接受凈值波動大的基金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萬家、德邦、易方達、嘉實、安信、廣發等多家基金公司都在布局“固收+”產品。“未來基金公司還會繼續加大布局絕對收益策略產品,這類策略容量很大,可以承載未來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溢出的資金。”上述基金公司機構部總監說。記者陸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