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跌跌不休,百億級私募躍躍欲試抄底。上周,敦和資產、千合資本、少數派等多家百億級私募都備案了新產品,一周備案產品總計近40只;同時,倉位指數也創出今年以來新高,倉位在八成以上的百億私募占到了73.53%。
百億私募
一周備案近40只產品
基金業協會公示信息顯示,3月20日,敦和資產備案“敦和宏觀對沖聯接1號”,上海寧泉資產旗下“寧泉致遠39號”完成備案;同一日,淡水泉有3只產品完成備案,北京和聚投資有2只產品備案,盈峰資本3只產品備案,北京清和泉、上海明汯投資也均有產品完成備案。
根據記者的統計,上周百億級私募備案新產品合計近40只,千合資本、重陽投資、上海寬遠、九坤投資等多家百億級私募都有新產品面市。其中,千合資本一日有3只產品備案,淡水泉上周共有14只產品備案。
密集上新的背后是私募對中國資產的樂觀。不少知名私募表示,和海外市場相比,A股相對抗跌。
少數派投資表示,和全球相比,中國的疫情控制已進入收尾階段。從資產價格上看,A股估值吸引力較高。疫情如何發展很難判斷,但終會結束,每一次危機都蘊藏著新的機會。
重陽投資判斷,中國資產有望繼續強于海外。中國在抗疫中展現出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和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使全球投資者對中國模式有了更加客觀的認識。這些因素使包括A股、港股、中國利率債在內的中國資產較海外資產更具吸引力。一旦海外金融市場趨于穩定,中國資產有望獲得較好的絕對收益。
尚雅投資表示,A股有望率先走出疫情影響。上周,與全球市場跌幅比較,A股表現出相當強的韌性。從疫情發展階段來看,中國已經得到控制。從政策來看,后續貨幣政策仍有空間,財政政策也會發力消費和基建。從估值來看,A股整體估值水平低于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具備估值優勢。
百億私募加倉意愿強烈
具體操作上,不少百億私募和新銳私募都頗為積極。
滬上某大型私募合伙人表示,很難判斷市場的底部在哪里,說抄底不容易。但目前很多公司的估值已經有足夠的吸引力,會逐步增加倉位。外資流出,白馬踩踏,核心還是對疫情持續性以及最終對經濟沖擊的不確定性和恐懼,流動性枯竭加劇市場恐慌,各國央行尤其是美聯儲的介入能夠緩解流動性的問題,但最終還是要看到疫情緩解市場才會有信心。
北京某大型私募人士透露,上周保持一定的倉位運作,加上對沖做保護控制回撤。
朱雀基金大手筆“抄底”尤其引人注目,3月9日~16日,朱雀基金4次出手買入贛鋒鋰業,合計投入2.4億元港幣。
尚雅投資總經理石波表示,上周已加倉。外資流出帶來的“大白馬”下跌只是暫時的,且外資流出已近尾聲。
集元資產總經理任澤松表示,目前在加緊研究錯殺公司,儲備“子彈”迎接十年一遇的大機會。他認為,待歐美疫情出現拐點,國內刺激政策密集出臺,大概率A股會率先崛起,沖擊過去就是中國的黃金機會。過去幾年,國內的去杠桿政策為后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留出了空間。
從數據來看,私募發出了強烈的加倉抄底信號。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倉位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2.88%,環比上周增加了3.32個百分點,其中52.81%的私募倉位在八成以上;另外,百億私募加倉意愿更為強烈,最新倉位指數為86.86%,環比上周大幅加倉15.47個百分點,73.53%的倉位在八成以上。記者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