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效率和熱情服務真是出乎意料!”電能改造順利完成,趕上了炒茶旺季,讓浙江杭州桐廬大自然茶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馨恬松了口氣。
去年,該公司遇到了難題——在整改裝修進行線路檢測調試時,發現車間內烘干機無法正常運轉。“只要3臺機器同時開啟就會跳閘,為此得進行電能改造。如果加裝變壓器需要十幾萬元,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特別影響制茶。”正值生產黃金期,李馨恬滿是焦急。
“我通過‘掌上電力’APP預約申請,第二天上午,國網浙江桐廬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就上門踏勘,第三天裝表、簽訂合同,當天就施工通電了。”李馨恬說,“真是解了燃眉之急,還幫我們省了一大筆成本!”
針對企業辦事需求快速響應、高效辦結,是杭州桐廬近年來持續優化辦事體驗、改善營商環境的縮影。在全面梳理企業發展中的需求和痛點基礎上,桐廬加速推進“互聯網+”服務轉型模式,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和辦事效能,解痛點、疏堵點、破難點,助力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以企業用電業務為例,桐廬縣供電公司面向中大型企業開展全程上門主動服務,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利用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開展業務申請和驗收,實現快捷辦電。“我們主動為客戶開通綠色通道,并在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辦電效率上不斷探索。”國網桐廬縣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方智淳說。
提高服務溫度,加快辦結速度。2018年2月,桐廬縣投資項目“一站式”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該服務中心在“多窗合一”基礎上,為投資項目提供咨詢、代辦、審批等全流程服務,從而解決原有審批職能分散、審批效率不高的問題。通過營商環境的優化,截至2019年底,桐廬縣信息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0.3%、14.4%。
“以前最少要三四個月,前后對接七八個部門。現在只需跑一個點,不僅路少跑了,辦事速度還快了。”杭州千芝雅全球智能母嬰研發中心項目負責人錢尼衛表示。據了解,該中心從項目準入、審批到拿到施工許可證,相關流程手續辦理僅用了13天。
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利用地方自主開發的“小微企業服務平臺”,桐廬縣實現了商事領域企業開辦“一窗受理、三天開業”,遠低于當前22天的全國平均開辦時間。今年,還將實現企業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最多80天,低風險小型項目審批最多20天。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分別實現100%和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