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10年期國開行金融債收益率跌至4%下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發現,這是2017年1月以來首次收益率跌破4%。而今日早盤,國債期貨則全線高開,10年期主力合約漲0.45%,5年期漲0.27%,引發市場關注。
以目前剩余年限最接近10年期限的“18國開10”(180210)為例,這是國家開發銀行2018年第十期金融債券,屬于政策銀行債,債券期限為10年。今日上午,該期債券到期收益率跌破4%,最低至3.9800%。
實際上,在昨天央行公布的新增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等數據不及預期之后,上述“18國開10”債券到期收益率就快速下跌5BP,一度將要破4%。
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大幅上漲
除了10年期國開行金融債收益率的下降之外,與此同時,國債期貨則全線高開,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開盤為96.450,上漲0.45%;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開盤漲0.27%,報價為98.730。
截至今日收盤,“18國開10”到期收益率仍在4%以下位置;國債期貨今日到收盤一直保持全線上漲態勢,走勢平穩,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上漲0.44%,5年期上漲0.20%。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央行公布2018年10月金融統計數據,中國10月M2余額同比增長8%,預期8.4%,前值8.3%。
中國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 6970億人民幣,預期 9045億人民幣,前值 13800億人民幣。與9月1.38萬億元的人民幣貸款增加值相比,10月新增信貸大幅減少。
社融數據方面,中國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 7288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716億元,預期13000億人民幣,前值 22054億人民幣,社融規模增量不及前月1/3。
華泰金融沈娟分析指出,10月社融環比下降1.48萬億元,主要受地方債與貸款新增下滑拖累,反映實體經濟需求偏弱,而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居民以及票據融資穩定,顯示供給端銀行風險偏好仍謹慎。當前實體經濟融資困境有待緩解,M1與M2增速降至歷史低位,實體需求進一步降低,經濟仍然低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信貸與社融下探空間有限,低位反轉可期。
貨幣寬松預期增強
對于10月的信貸數據,興業研究宏觀分析師郭于瑋、魯政委認為,10月在社融增速下滑至10.2%的同時,貸款增速也開始拐頭向下,企業債券存量增速繼續下降。一方面,盡管貸款額度仍較寬松,但前期票據沖量透支部分融資需求,使票據融資規模下行;另一方面,低評級企業債券融資萎縮使企業債券整體融資規模與流動性水位出現背離。
興業研究表示,種種跡象表明表外融資需求未能向表內和債券融資渠道轉移,融資光譜出現斷檔。因此,建議通過加強投資人保護、明確債券違約處置流程和明確標與非標劃分來補齊融資光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幅低于預期的信貸數據,也讓市場對未來預期產生了變化。
海通證券姜超、李金柳認為,總體來看,10月社融增速繼續下降,且信貸同比增長明顯放緩。央行在三季度貨政報告中指出,經濟下行壓力增加,要在多目標中把握好綜合平衡,未來將進一步支持改善民企融資,也反映了當前融資面臨的較大困境,因而貨幣寬松預期增強,降準等政策仍有很大操作空間。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也認為,雖然近期監管出臺了信貸鼓勵措施央行執行了新一輪的降準,但政策的傳導仍需要一定的時間,目前來看尚未在金融數據中得以顯現,市場對于寬信用信心仍不足,因而在信用擴張通道打通以前央行仍將以寬松的貨幣政策配合財政共同發力,此外未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是政策關注的重點問題,降息政策或可期。
債券市場配置需求顯現
信貸數據遠遜于預期,反映了“寬貨幣”政策向“寬信用”傳導的壓力,信用擴張仍面臨著一些難題。
以史為鑒,天風證券孫彬彬團隊分析了國內1998-2002年的“寬貨幣-緊信用”的原因,認為是供需共同作用即惜貸和信貸需求不足共同作用導致的結果。孫彬彬認為,彼時貨幣政策降準降息、持續寬松,銀行體系資金充裕、但信貸投放不足。信貸整體增速放緩,結構性矛盾也日益突出,表現之一是中小企業貸款難。
他認為,從銀行角度看,國有銀行由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變,資產負債考核壓力突出;壓降不良、風險厭惡是當時普遍情況;存款準備金制度改革相對滯后,最終監管壓力和規范經營導致金融收縮,一定程度上發生了惜貸行為。
而從企業角度看,孫彬彬認為,當時宏觀經濟走弱,投資需求順周期收縮。企業經營狀況惡化,償債能力偏低、在修復資產負債表的同時并無加杠桿空間。這些最終導致企業的有效需求不足。
反觀當下,又該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場呢?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現在可能仍然處于寬信用政策的落地期。就目前而言,依靠民企與小微企業為載體的政策原則利于穩預期與就業,糾正過往依靠地產和地方隱性債務擴張支撐經濟的模式也利于未來的長久發展,但這也可能也意味著信用的擴張不會像過往那樣順暢。在這種情況下,債券收益率仍然有下行的空間,民企龍頭在政策的呵護下也有介入的機會。
中信證券明明則提到,受金融數據不及預期影響利率債收益率整體下行,10年期國債下行2bp左右至3.47%,10年期國開債下行5bp左右至4.0%。未來10年國債或將觸及我們的區間低位3.4%的水平。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在這一輪寬信用政策過程中,盡管短久期信用債可能受益更多,但亦不妨礙無風險利率中樞隨著經濟下行而下行。預計10年國債收益率波動區間在3.2%~3.7%,10年國開債收益率波動區間在3.7%~4.3%。
申萬宏源孟祥娟也表示,對于債市而言,當前市場對于經濟悲觀預期較為一致。維持2019年10年國債收益率低點到3%~3.1%的判斷不變。(記者 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