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所轄高校的創新能力來評價城市的創新潛力,那么歐洲的創新中心或許不是倫敦、柏林或巴黎等大城市,而是比利時一座人口不到10萬人的小城。
建于1425年的魯汶大學:最古老,最創新
最近,英國路透社公布了“2018年度歐洲最具創新力大學排名”,排在首位的不是英國的牛津、劍橋,也不是德國法國的名校,而是比利時的魯汶大學。事實上,這已是該校第三年摘得該榜單的桂冠。
魯汶大學官網(www.kuleuven.be)寫道,該校坐落在比利時荷蘭語區佛蘭德省的魯汶市,于1425年由教宗馬丁五世下令建立,已有近6個世紀的校史,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
發展至今,魯汶大學已成為比利時最負盛名的學府,在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中,該校名列世界第40名。《青年參考》記者核查相關數據發現,該校所在的魯汶市城市人口約有10萬人,其中魯汶大學的教職工及學生人數就達7萬多,魯汶稱得上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大學城。魯汶大學沒有圍墻,校產遍布全城。
魯汶大學是如何超越眾多歐洲名校,一躍成為歐洲大學創新中心的呢?
我們還得從路透社的調查說起。根據路透社的報道,他們基于知識產權數據分析公司Clarivate提供的出版物和專利等數據,根據文獻計量和專利指標的校準組合,來計算最后的排名。“魯汶大學能獲得第一名,主要是因其擁有大量有影響力的發明。該校比歐洲其他大學擁有更多的專利,這些專利經常被其他研究人員引用”。
路透社指出,在微電子、納米科技和信息技術等領域,魯汶大學的研究成果領先于行業需求7年到10年,其中魯汶大學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是世界頂尖的微電子研究機構,“從事半導體行業的人幾乎無人不曉”,另外,魯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是歐洲最大的3所醫院之一,科研實力非常雄厚。
啟德教育留學顧問胡老師告訴《青年參考》記者: “路透社這份排名的關鍵標準是知識產權和科技創新實力,雖然魯汶大學在中國的知名度不高,但在許多細分領域,魯汶大學的科研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該校現在和我國的清華大學建立有雙碩士學位項目,后者專門選拔在微納電子領域成績突出的學生赴魯汶深造。”
德國有23所大學入圍百強
從榜單看,排名第2到第10的學校分別是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英國劍橋大學、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丹麥科技大學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
其中,大名鼎鼎的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連續3年排名第2,該校的科研人員曾在青霉素的探索發現、全息影像技術的發展和光纖發明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研究水平被公認為英國頂尖。該校尤以工程專業出名,每年都會有大量中國學子以這所學校為目標和夢想。
從地域看,榜單前10中共有3所英國高校入圍,曼徹斯特大學今年首次入圍前10,表現搶眼。路透社指出,曼大申請的專利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電子元件、農林食品、生物制藥科技和化學品等領域。這也是一所中國學生非常喜歡的高校。
在上榜的100所高校中,德國有23所大學上榜,數量超過了歐洲其他國家。其中,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這是一所有近300年歷史的研究型大學,其工程學院和臨床醫學院非常出名,大學附屬醫院多次被評為德國十佳醫院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西門子總部就設在該校附近,為學生實習、求職提供了“近水樓臺”之便。
慕尼黑工業大學和慕尼黑大學是德國老牌工業強校。路透社指出,這兩所大學在產學研對接合作上成就斐然、蜚聲國際。
擠進榜單前10的還有丹麥科技大學。該校是丹麥最好的工科大學,在能源電力研究、生物制藥、創新技術和計算機領域成績卓著。
有媒體稱,俄羅斯是歐洲第五大經濟體,也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沒有一所大學上榜。
大學創新力排名彰顯“小國潛力”
“小國在創新力方面不一定處于弱勢,如果以創新大學的人均占有量來衡量,比利時排在歐洲各國之首,瑞士位居第2。”瑞士國際廣播電臺旗下的瑞士資訊中文網提到,此次歐洲大學創新力排名讓世人看到了“小國的潛力”——比利時魯汶大學拔得頭籌,丹麥和瑞士的幾所高校入圍前10。其中,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名列第4,名次比2017年前進一位,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名次也比去年提升一位,位居第10。
瑞士資訊中文網介紹稱,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在助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作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經過英國市場咨詢機構BiGGAR的評估,這兩所高校共為瑞士提供了10萬個就業崗位,平均每年為瑞士創造的經濟價值高達133億瑞郎(約合人民幣850億元)。
瑞士高等教育組織Swiss Universities的秘書長瑪緹娜·維斯對瑞士資訊中文網指出,“大學是瑞士社會和經濟創新的引擎,瑞士開放的學術風氣,以及瑞士高校和社會各領域的廣泛合作,促進了高校創造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記者 張寶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