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專項債的加快發行會為地方基建籌集資金。土地儲備、收費公路和棚改這三個領域將是基建發力的重要方向。”華泰證券分析師李超表示。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強相關方面銜接,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7月份以來,各地專項債券發行提速。具體來看,7月24日,河北省發行149.11億元專項債券;7月23日,大連市發行97092萬元專項債券;7月20日,安徽省發行專項債券96.5億元;7月19日,福建省發行專項債券70.89億元;7月17日,陜西省發行收費公路專項債券80億元。
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4109億元。“這意味著,至少還有1萬億元以上的專項債未發行。”李超認為。
鵬元評級研究員吳志武認為,下半年,無論一般債券還是專項債券都有很大的發行空間,尤其是新增專項債券發行規模較小,下半年發行空間較大。從目前的內外部環境來看,雖然上半年經濟增長表現較為平穩,但由于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大幅增加了關稅,給國內出口企業和經濟增長短期內將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在此情況下,加快地方債券發行有利于緩解外部沖擊帶來的壓力。
分析人士表示,發行專項債券,是在法定專項債務限額內依法開好“前門”的管理創新舉措,有利于在妥善控制專項債務風險的前提下保障重點領域合理融資需求,發揮專項債券積極作用,加大補短板力度,改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質量。
目前,我國專項債有4個品種,分別是土地儲備、收費公路、軌道交通、棚改專項債。2017年,前述三類專項債共計發行2867億元,約占當年專項債新增限額的35%。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份,天津市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在上交所成功發行,發行總額為15億元,期限為5年,這是全國首單棚改專項債正式落地。
吳志武表示,專項債券風險較低,募資用途廣闊,是地方政府債券品種創新的重要領域。可以預見,地方政府項目收益專項債券種類將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