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證監會通報了上半年操縱市場案件情況:證監會共啟動調查40家市場操縱案件,占同期的15%,辦結17件,查實14件,成案率82%。這些市場操縱行為包括利用資金優勢操縱股價、發布不實信息誤導投資者、網絡“黑嘴”反向操作和跨境操縱等。
火山君注意到,證監會不僅對市場操縱案件持續大力查處,也對其他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增大了監管力度。
查實市場操縱案件14件,具備4大特點
今天,證監會通報了上半年操縱市場案件的整體情況,共啟動案件調查40件,辦結17件,查實14件,成案率82%。
圖片源自:證監公官方網站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查閱證監會官網的“行政處罰”一欄信息發現,今年通報的操縱市場案件包括:
網絡“黑嘴”廖英強操縱“佳士科技”等39只股票,違法所得共計4310.48萬元,最終沒收全部違法所得,并被處以8620.95萬元的罰款;
朱彬操縱“特力A”,操作時間僅有2天,獲利33.53萬元;
衛東集團總經濟師、衛東環保董事卞友蘇利用持股優勢和信息優勢操縱股票“衛東環保”;
劉文金操縱“冠城大通”等6只股票,最終被沒收違法所得772.2056萬元,并處以2316.62萬元罰款;
孟祥龍操縱“*ST三鑫”:馮志浩操縱“啟明星辰”等10只股票;
眾益傳媒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文高永權等人操縱“眾益傳媒”股價;
易事特董事長、總經理、實際控制人何思模操縱“易事特”;
江衛東操縱“鳳形股份”;
陳賢操縱“國債1507”等5只國債價格;
北八道法定代表人林慶豐操縱“張家港行”等3只股票;
廣州安州操縱“節能風電”等。
證監會稱,上半年操縱市場行為主要表現為:一是上市公司內部人員進行誤導性陳述、編造虛假信息涉嫌信息操縱。有的與外部機構合謀,控制“高送轉”、“業績預增”等信息發布節奏,或故意使用誤導性陳述影響投資者預期,以市值管理名義聯手操縱市場。二是涉案人員違規聚集巨量資金,濫用杠桿交易,使用虛假申報、連續交易等多種手法操縱股價,引誘市場跟風,導致個股價格大幅波動,積聚較大風險。三是市場“黑嘴”濫用社會影響力對證券或相關上市公司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投資建議,在薦股前集中買入、薦股后暗中賣出,牟取非法收益。有的違法人員以QQ群、微信群等形式“點對點”薦股,誘導投資者在相近時間同向交易制造標的證券價量波動,行為人通過提前買賣從中獲利。四是利用互聯互通機制跨境操縱市場案件仍有發生。繼2016年查辦唐漢博利用滬港通機制操縱市場案后,今年上半年又查辦了私募基金相關從業人員在香港開立滬股通賬戶囤積籌碼,在內地實施操縱,實現境外籌碼獲利。
據證監會總結,該類案件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短線操縱趨勢明顯。
二是涉案金額巨大。上半年查實案件平均交易金額接近32億元,平均獲利超過5270萬元。不少涉案主體借用民間配資、私募信托等方式聚集交易資金,超過70%的操縱市場案件使用杠桿資金進行操縱。
三是違法動機多樣,有的操縱利用不同金融產品、不同市場之間相關標的價格相互聯動的特點,實現跨市場牟取超額收益。
四是違法主體組織化,甚至形成“流水線作業”。
對于操縱市場價格,有資深券商人士表示:“現在坐莊的、游資也在根據監管層的監控辦法也在不斷‘進化’,比如說利用大量配資賬戶進行自成交推高股價,而且會定期換賬戶。因為監管現在有大數據監控,對一致性交易跟蹤起來非常容易”。
對此,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證監會今年以來查實通報的市場操縱案件大多發生在2015-2017年之間,現在進行處罰真可謂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全方位打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除了市場操縱,證監會今年通報的行政處罰還包括內幕交易、非法減持、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和從業人員買賣股票等行為。
近幾年,證監會對擾亂市場非法牟利行為的查處力度在逐漸加大。在近日證監會舉辦的行政處罰工作會議暨依法行政(處罰)培訓班上,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閻慶民表示,在2015年至2017年三年間,分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77件、218件和224件,罰沒款金額分別達11.03億元、42.83億元和74.79億元,市場禁入分別為21人次、38人次和44人次。今年上半年,證監會行政處罰工作開局良好,全系統共作出159項行政處罰決定,比去年同期增長41%,罰沒款金額63.94億元,在去年同期基礎上再創新高,市場禁入20人次。
最近,監管層對于資本市場的“老賴”也開始進行懲戒,證監會已經發布了二批“老賴”名單,并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對外公示,在公示期滿后將限制其乘坐火車高級別席位和民用航空器,懲戒效果明顯。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證監會不僅對個人的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大力查處,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懲罰力度也在不斷增強。
有券商人士對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表示:“我國市場上出現了新變化,現在的股市一改以往大概率只進不出的局面,以后可能是只要股票不滿足上市條件,就會堅決退市。這也倡導投資者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經營情況去選擇投資標的”。
6月27日凌晨深交所宣布,因欺詐發行,已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的強制退市機制,金亞科技也由此成為欣泰電氣之后,A股第二例因欺詐發行股票被強制退市的企業。
7月5日深夜,深交所發布消息稱,雅百特因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證監會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深交所已正式啟動對雅百特的強制退市機制。如果案件最終落定,雅百特將成為中小板退市第一股。
證監會表示,將緊扣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密切關注異常交易,密切關注賬戶聯動,進一步加大稽查執法力度,堅決打擊任何時期、任何領域、任何形式的操縱市場行為,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記者 劉海軍)